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完全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22:37:38
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完全版)

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完全版)
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完全版)

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完全版)
第三单元
  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5月,巴黎和会传来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一场以学生斗争为先到的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中外交失败
  中国提出的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
  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
  1919.6.3.新阶段:①主力军:学生→工人 ②斗争中心:北京→上海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6月3日以后,无私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
  19世纪是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六七十年代后,民族资产阶级
  产业工人从1914年的100万人增加到1919年的200万左右
  三罢斗争:上海许多工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成果: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的职务.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队的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其他原因: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且广泛群众性形成对北洋军阀政府强大压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最主要依据: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历史作用: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出尽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标志着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的信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区别:①领导阶级不同 ②指导思想不同 ③发展前途不同
  作用: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统治,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阶级观念深入民心.
  五四:取得了初步胜利.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性质:
  辛亥革命: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就民族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领导的新革命.
  第十一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青年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开始筹建共产党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极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干部条件:一批先进中青年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阻力
  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核心)
  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秋到1921年春,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长沙、武汉、济南、广州及旅居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中相继建立.
  上海共产党早期住址骑着核心和纽带作用(陈独秀号召力、影响力大)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是秘密召开的,会址: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7月31日,会议代表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中心任务: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陈独秀当上书记的原因:1.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名望高.2.他领导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党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
  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区别: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新型的政党,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
  中共二大认为中国社会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革命的敌人,工人、农民、小资产劫机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黄埔军校的建立
  目的: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
  1924年国共合作
  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共产党员周恩来等人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等人在军校任教官.
  办学方针: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北伐的胜利进军
  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改组,汪精卫任主席
  北伐主要对象:北洋军阀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派系
  方针:先集中主力于两湖战场,扫除吴佩孚的实力,然后挥师东进,歼灭孙传芳的宾利,最后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
  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湖北湖南:北伐主战场
  战果: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城府由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啊的国民革命夭折
  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结成联盟,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主观上: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缺乏革命经验,国民后期党中央对国民党反动派缺乏警惕
  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任用“国民政府”之名,史称“宁汉合流”
  宁汉合流是2个反动政权合二为一,是反革命势力达成的妥协.
  南国政府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围绕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等问题,在外交上开展了“改定新约运动”
  军阀张作霖仍把持北京政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迫使张作霖往东北撤退,发起了皇姑屯事件.不久,北伐部队占领北京.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称东北易帜.
  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北京在1928年6月改名北平
  孙中山遗嘱包括《国事遗嘱》
  第13课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是由共党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意义:1.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于1933年被中共中央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定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念日,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时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事件:南昌起义爆发
  人数:2万多人 激战5个小时
  井冈山会师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地区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转向农村进军.1927年10月到达井冈山.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地区……(P65)
  1928年1月,湘南农民纷纷暴动参加革命.起义部队攻下宜章、郴州等地,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府
  1928年4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一支正式红军)
  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政治部主任:陈毅
  意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同时也是共党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到农村的战略转变开端(1928.7)
  星火燎原
  赣南、闽西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红军在彭德怀指挥下,以井冈山根据地为基础,建立了湘赣革命根据地
  1930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大小根据地15个,红军发展近10万人.
  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人民,以瑞金为首都.毛泽东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委员会兼红军总司令.
  第14课 红军长征
  长征的开始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亲任总司令,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1934年10月,中国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福建长汀等地出发,突围长征.红军在连续突破敌人4到封锁线,度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
  毛色东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的建议,得到中央大多数领导人的赞同.
  红军转入贵州,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城.
  遵义会议:
  内容: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接着,又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意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标志着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
  路线图:P71
  红四方面军从川陕根据地出发,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出发.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沈阳城背的柳条湖村 事件:蓄意炸毁南满铁路一段路轨,蔑称是中国军队破坏.日本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沈阳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奉命讲东北军撤至关内.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东北成为日本殖民地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918事变后,东北人民住址抗日义勇军,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918事变后,中国人民坚决要求抗日,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事变.
  一二九学生运动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一二九学生运动促进了民宗法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西安事变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湅,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国民党当权实力中出现了对张、杨讨伐和谈判的两种对立主张.中共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连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借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6课 全民族的抗战
  七七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
  事件:日军炮轰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
  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表示要“实行自卫,抵抗暴力”.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着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是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
  南京大屠杀
  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
  杀了30多万人.
  血战台儿庄(国民)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血战近20天
  意义: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百团大战(共党)
  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指挥:彭德怀 兵力:105个团
  攻击重点:华北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
  意义、作用、影响: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地反响
  第17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了8年)
  ╭ 共产党敌后战场:1944~1945春
  局部反攻|
  ╰ 国民党正面战场:1945.4~1945
  中共七大召开
  时间:1945年4月~6月 地点:延安(中央所在地)
  党的政治路线:
  政治方面:放手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壮大人民力量.
  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人民.
  目标: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思想方面: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组织方面: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夏,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加强了对日军的攻势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
  中国军队也对日发起全面进攻.
  一方面: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想日寇发起全面反攻
  另一方面: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像日占区推进.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政府向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全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台湾回归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1937~1945
  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中国人民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的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重庆谈判
  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毛泽东去谈判的原因:为争取和平、民主.经过了43天,签署了《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内容: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基本方针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却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同意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实行政治民主化.
  重庆谈判意义:1.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时间:1946年6月
  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国民党进军中原解放区等解放区,扬言用3到5个月时间,消灭共党领导的人民部队
  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从1946年7月~1947年2月,解放军放弃了105座城市,歼敌71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蒋介石收缩战线,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榆林市、延安市).
  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猛扑.为诱敌深入,党中央和西北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西北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采用“蘑菇战术”,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
  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歼敌:5.6万人
  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区.
  回复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
  三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南京、武汉.其他解放区也先后转入反攻,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态势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大战役简表P99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渡江战役
  4月21日,强渡长江.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