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技巧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3:59:48
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技巧是什么

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技巧是什么
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技巧是什么

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技巧是什么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因此,阅读此类文章,自然也应该抓住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看看它是如何来“说”的.例如初二上学期第四单元《奇妙的克隆》一文,不妨来个这样“三读”:   一,读抓纲——整体把握说明点   说明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某个事物或某个事物的某方面的知识.而作者传达的这个知识,就是说明,也就是说明文的中心思想.那么怎样把握它呢?方法主要有三点:   首先可抓住文章的标题明确说明点.俗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说明文的标题往往揭示了说明的中心.先看总标题:《奇妙的克隆》,可知是有关神奇的克隆技术的知识介绍,以揭开“克隆”的秘密;再看内容,全文用了四个小标题:克隆是什么、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绵羊“多利”、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你只要浏览一下课文的小标题,就会对课文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其次可抓住文章的结构归纳说明点.一般说明文往往都会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内容进行说明,而有的说明文则需要我们把小说明点归纳起来,构成全文的说明点.例如《奇妙的克隆》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除了我们前面说的抓小标题外(或者假如像有的文章那样就没有小标题),我们也可以根据四部分的内容结构把它归纳出来.即克隆的含义、实验、发展与好处等.   另外可抓住说明的顺序弄清说明点.事物事理的本身是有其顺序的,人们认识事物事理也有一定的顺序,因此理清了文章的顺序,也就有助于弄清说明的中心.例如这篇课文主要是阐述事理的,无疑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行文脉络十分清楚,说明事理步步推进,文章的中心也就一目了然.   二,读精析——细部研讨方法点   要想把事物事理说清说透,就肯定离不开说明方法.因此阅读说明文,就应当抓住主要的说明方法,并搞清楚各种说明方法的联系和作用,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内容和文章的结构.我们不妨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可以先从全文上提领各部分的说明方法.不妨列出表格,以一览无余.   二是可以抓住重点段落,精要分析具体的说明方法.例如:在“克隆是什么”一小节里,作者为了说明“克隆”,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释义和引用.举例子:列举植物、动物界当中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释义: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把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三,读品味——捕捉咀嚼情感点   与其他文体一样,说明文中也同样“说”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这也正是我们理解课文所不可或缺的.《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写的一篇科普文章.学习这篇课文,既要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更要从中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还要在此基础上,对科学这把“双刃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为了说明什么是“克隆”,作者精心组织材料,把“克降是什么”“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人类”介绍得清清楚楚.但是作者又不限于一般性的知识介绍,而是融入自己的赞赏之情和严肃思考.具体地说,本文既向我们介绍了克隆科学知识,又展现了包括我国科学家在内的“科学精神”,同时又引领读者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阅读时,我们就要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加以体味.   例如:(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度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4)“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5)“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6)“……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7)“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的考虑它的含意,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这些句子,无一不体现出神圣的“科学精神”.
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明确说明对象:
  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   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一文.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二)抓住事物特征:
  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成,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都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那么,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呢?也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人民大会堂”,也指出其特征“雄伟”;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食物”,同时引领读者阅读课文,不难看出“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一句点明了“食物”的特征是“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天气陛下》一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称天气为“陛下”,生动有趣地说明了天气的威风.   第二,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又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图画美”.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更须要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段文字没有关键句,但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和生动形象的描写.例如:拿两岸的河堤常被冲毁与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柱头上石刻狮于的情态,是为了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三)归纳说明方法:
  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
  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   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六)体会语言准确性:
  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