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困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拜托大家了!急.不要复制哦,尤其是不要说些废话,也可以说下写什么事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22:11:58
以我的困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拜托大家了!急.不要复制哦,尤其是不要说些废话,也可以说下写什么事例!

以我的困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拜托大家了!急.不要复制哦,尤其是不要说些废话,也可以说下写什么事例!
以我的困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拜托大家了!急.
不要复制哦,尤其是不要说些废话,也可以说下写什么事例!

以我的困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拜托大家了!急.不要复制哦,尤其是不要说些废话,也可以说下写什么事例!
思路
  有思考就会有困惑
  人生总会遇到很多的困惑
  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困惑
  乐观积极地面对困惑
  用学习、思考、实践去解决困惑
  解开一个困惑,就前进了一步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解开困惑的过程
  名言
  如果一个人的知识缺乏条理,那他的知识越多,他就越感到困惑不解.——斯宾塞
  实现明天理想的惟一障碍是今天的疑虑.——罗斯福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珂
  人生识字忧患始.——苏轼
  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固;吾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沈近思
  有时候,只有疯子才能摆脱生活的困境.——拉罗什富科
  生活中没有困难,未免过于平淡.——英国俗语
  涂改和难产是天才的标志.——福楼拜
  太如意的生活便是平凡的生活,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便是不贵重的东西.——俗语
  大有大难,小有小难.——俗语
  经典素材
  多数与少数
  (孩子的困惑)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马修斯在《哲学与幼童》中,讲了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6岁的伊恩因为另外三个孩子霸占了电视,看不上自己喜欢的节目而非常懊恼,他问妈妈:为什么三个人的自私比一个人的好?这话让母亲很难回答,伊恩不知道“少数服从多数”是一条社会公理.因为人们认为多数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数量法则.
  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由多数人来决定,也许伊恩就不会有那样的追问.问题的关键是还是有很多少数人决定一切事物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另一种声音:真理往往在少数人的手中.但有决定权的“少数人”往往要么是有绝对权威的领导者,要么是有绝对思想的哲学家.也许有一天,伊恩获得了权力,他可以命令那三个孩子必须看他喜欢的频道.这时,问题也许转变成三个孩子的问题:为什么有权就能满足自己的欲望?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孩子提出的问题.因为他们的问题是真正的心灵的问题,哲学问题.而孩子们的问题又往往把真理性问题一丝不挂地揪出来,让大人们很尴尬.大人们往往回避问题,或只分析问题,而孩子们往往因为大人们没有给出答案而沮丧,放弃了对问题的追问.于是,哲学思想便在这种环境里很快地夭折了.哲学最终成了极少数对问题穷追不舍的人的专利.
  作文入选,但需掏钱
  (贫困生的困惑)
  广西北海市一个叫江媚的小学四年级女生日前哭了一场,她的一篇作文收入北京一个编委会编辑的《全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但她拿不出入选通知要求交纳的96元订书款.江媚的班主任黄老师告诉记者,去年秋季开学,学校三年级以上的老师都收到了来自北京市永安路的“《全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编委会”的邀请函,邀请他们推荐自己的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评选活动,通知特别注明不需参评费等费用.黄老师把江媚的作文《我的表妹》寄出,很快就有了回音:江媚收到了一份入选通知,黄老师则得到了一本奖励辅导老师的硬皮证书.入选通知称:“经全国中小学优秀作文编辑委员会认真审核决定,你的作品已被正式收入《全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特向你表示祝贺……该书没有赠送经费,还需要同学自订.该书定价192元/册,凡入选者一律按半价96元/册优惠.” 江媚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困,作为北海市涠洲岛上盛塘小学的一名贫困女童,她由于得到香港一名热心人王女士的帮助才免于辍学.因为没有交钱,她的作文根本没有编进书里.黄老师说,学校老师每个学期都收到两三次类似的邀请参加征文活动的通知,来自全国各地的都有,“都盖着公章,说是合法机构,我们也辨不清真假.既然作文已经入选,没交钱就不给编进书里,总觉得这类活动是为钱办的.” 黄老师说:“能入选全国的作文选,对小学生是很大的荣誉.但现在用钱才能买到这种荣誉,对他们的心理影响不好.”
  中原名人之争纷起
  (历史名人的困惑)
  中州历史上名人众多,收录于《中国历代名人胜迹大辞典》的河南历代重要名人就有250多位;被国务院和省政府公布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名人文物现有20多处.这些历史文化名人,或出生于河南、或葬于河南、或建功立业于河南,都留下了众多遗迹和纪念性建筑物.这些人文景观,形成了河南文物的一大优势.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名人遗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它们或保留了真迹,或来源于历史,或出自野史笔记,或根据民间传说.于是历史上一直就有名人出生地、丧葬地及活动地的争论.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发现了历史名人在旅游开发、带动经济发展方面的效应,历史名人之争也就越演越烈.涉及河南的就有与湖北的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襄阳之争;与安徽的老子故里鹿邑、涡阳之争;与山东、安徽的庄子故里民权、东明、蒙城之争等.其中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尤为引人注目,这桩历史“公案”至今未了,两地年年都“秣马厉兵”准备随时论战,大到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定,小到《三国演义》邮票小型张的发行,每遇时机都要争执一番.
  白岩松的回答
  (水平越高,困惑越多)
  人物周刊的记者访问白岩松,问到:“处在中国电视新闻主持界的第一线里,有什么事情会让你困惑吗?”
  他认为困惑应该是水平越高反而越多,应该是成正比:“觉得我现在的困惑要比我12年前的困惑多多了,12年前我活得非常开心和简单,现在开心的程度远远不如12年前.我们在做新闻的时候,有人说,你们中央台多好啊,你们接触新闻那么多.当然,从我在央视工作以来,中国最大的、最有影响的新闻节目基本都是我主持的,直播,我几乎一个没落过.在这种空间里,你当然应该再仔细想想背后应该还有很多的难处.这是一个层面,还有自己突破自己的这种欲望.就像一个跳高选手,跳高选手的最大特征是以自己的最后一跳失败完成自己的胜利,这是跳高跟其他运动项目的不同.你跳过一米八○了,当别人跳不过这个高度为你鼓掌时,你会满意吗?不会.你一定还在想如果再跳一下的话,可能这个高度也过去了.我觉得人生就是一场跳高比赛,一定要以最后一跳的失败结束,一定的.”
  科学家的研究
  (四十非不惑)
  人们常说“四十不惑”,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大脑反应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记忆力都会在40至45岁开始显著下降.负责这项研究的英国心理学教授威斯纳斯说:“人体的各种身体机能在40岁之前都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但过了40岁之后将呈明显下降趋势.”据新华网消息,威斯纳斯教授是在对2300名年龄在18至87岁的健康人进行研究之后得出上述结论的.威斯纳斯教授认为,大多数人过了40岁以后大脑反应能力显著下降,较之20多岁时的反应能力下降10至15个百分点,不过在记忆数字、图像以及词句方面的能力下降得略微缓慢一些.日常生活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40岁以上的人经常会发现自己很难记起朋友或是同事的名字.
  威斯纳斯教授说,造成上述情况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很有可能与大脑的传输系统工作效率下降有关.英国牛津大学的大脑研究专家詹姆斯•塞姆普勒表示:“这一传输系统的工作效率在人们进入40岁后将显著下降,这意味着大脑内部神经的相互沟通能力减弱.”因此,研究人员指出,只有在人们更多地使用和锻炼大脑机能的情况下,大脑的功能才能维持得更长久,也更富有效率.威斯纳斯教授还认为,那些经常饮酒的年轻人有可能使自己的大脑功能减退到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相同的程度.
  一个小学生的困惑
  南京《金陵晚报》与鼓楼区团委联合,在小学生中开展了“续写雷锋日记”活动,在活动第一天,他们就收到了这样一篇日记,它出自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之手,天真稚气的语言,却道出了当代孩子的困惑,发人深思.
  2月27日 星期五 晴
  老师布置我们大家要学雷锋做好事,为人民服务,我准备放学就开始行动,做个“小雷锋”.
  一放学,走出校门,老远就看到爸爸的车停在路边,我跑过去对爸爸说:爸爸,今天我想坐公共汽车,我要和雷锋叔叔一样,在车上帮助老弱病残!爸爸说:“不行,时间很紧,赶快回家做作业.”我只好上车了.
  回到家,看到楼下的草坪上,几个老人在晒太阳.我想,我来陪陪老人,打发他们的寂寞.可爸爸已经催促了:快,上楼做作业,做完再……哎,又不行了.
  妈妈回来了,忙着做饭,对!我帮妈妈择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做好事呀!我刚说出我的意思,妈妈笑着说:孩子,快看书,这些事是妈妈做的,你的任务就是看书学习.哎……我只好返回了书房.
  吃完晚饭,我对爸爸妈妈说,你们休息,我来洗碗!妈妈说,那多浪费时间,你还要练琴,不要帮倒忙.没有办法,我只好打消这个念头.就这样,做“小雷锋”的计划没有实现.我想:要是雷锋叔叔在,今天会不会和我一样连做好事的机会也没有呢?
  意林故事
  “买椟还珠”
  (过度包装的困惑)
  “买椟还珠”原本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笑话,说的是舍弃了真正的精华,却把没有多大价值的附属物当宝贝的事.而面对美轮美奂的包装盒的诱惑,许多现代人竟有了“买椟还珠”的困惑.一盒中秋月饼,又是塑料盒、又是铁盒、又是纸盒,还要加上包装袋,过度的包装,最后丢掉还造成环境问题.台湾冷冻食品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沈达先生的一番话,实在发人深省.一套精装书上千元,一盒月饼几百元,一个品牌的酒按包装不同竟有三四十个品种.有的酒装在精美的硬纸盒内,装饰有丝绸,容积足能放5瓶酒的盒内只放着一瓶酒两个酒杯,竟然卖500多元.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商家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买家就有卖家,是正常现象.而包装业一些人士认为,过度包装的背后是暴利甚至是欺诈,消费者应保持成熟的消费心理.一位女士花300多元买了一瓶酒.这位女士告诉记者,酒是送人的,包装好,还贴有价格标签,送人体面.而一位专门推销酒的人员告诉记者,许多酒就是“礼品酒”,其实与普通包装的没什么区别.
  道德的困惑
  十二年前,有一个小伙子高中刚毕业就去了法国,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
  渐渐地,他发现当地的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也非常少.凭着自己的聪明劲,他精确地估算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他为自己的这个发现而沾沾自喜,从此之后,他便经常逃票上车.他找到了一个宽慰自己的理由:自己还是个穷学生嘛,能省一点是一点.
  四年过去了,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和优秀的学业成绩让他充满自信,他开始频频地出入巴黎一些跨国公司的大门,踌躇满志地推销自己.然而,结局却是他始料不及的——这些公司都是先对他热情有加,然而数日之后,却又都是婉言相拒.真是莫名其妙.
  最后,他写了一封措辞恳切的电子邮件,发送给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烦请他告知不予录用的理由.当天晚上,他就收到了对方的回复——
  陈先生,我们十分赏识您的才华,但我们调阅了您的信用记录后,遗憾地发现,您有三次乘车逃票受罚的记载.我们认为此事至少证明了两点:1.您不尊重规则.2.您不值得信任.鉴于以上原因,本公司不敢冒昧地录用您,见谅.
  直到此时,他才如梦方醒、懊悔难当.然而,真正让他产生一语惊心之感的,却还是对方在回信中最后摘录的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没有跨不过的阴影
  有一种鱼,叫仙胎鱼.仙胎鱼在水中游动异常灵敏,再加上身体透明,在水中极难辨认,外行人想捕到仙胎鱼,简直像摘星一般难.
  然而,反应灵敏的仙胎鱼,却被内行的渔人大量捕捉.
  渔人捕捉仙胎鱼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两个人各划一只木筏,在河中央相对拉开距离,再用一根粗麻绳贴着水面系在两只木筏中间.然后,两人同时划着木筏,缓缓往岸上靠.而在岸上等着的渔人一见木筏快靠岸了,便纷纷拿起渔网,到岸边就能轻易地捞起仙胎鱼.
  为什么只用一根贴在水面上的绳就能把鱼赶到岸边呢?
  原来,仙胎鱼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只要一有影子投射水中,它们是宁死也不敢靠近的.水中一根绳子的阴影,竟把仙胎鱼赶进了死胡同.
  有时,人生也会遭遇生活的阴影,但如果像仙胎鱼那样,一见到阴影就胆怯、退缩,那么,一抹小小的阴影,就会堵死人生的一切出路.
  人生没有跨不过的阴影,鼓起勇气去超越阴影,你就能看到生活的阳光和光明的前景.
  国王对于生命的困惑
  某国国王虽日理万机,仍下定决心要探讨生命的意义.他要求全国学者就这个问题加以研究,提出结论.
  “结论”是一本巨著,国王没有时间阅读,又要求编成一个小册子.不料这时国王已经病危,无法阅读.“生命到底是什么?”他要求一位年老的哲学家用一句话作答.据说,这位哲学家在国王耳边轻轻地说:
  “生命就是:一个灵魂来到世界上受苦,然后死亡.”国王听了,溘然而逝.
  生命的意义真是如此吗?据确凿可靠的考证,这段记载遗漏了一些重要的字句.那位年老的哲学家最后向国王报告的全文是: “生命就是上帝派遣一个灵魂到世上受苦,然后死亡.可是由于这个人的努力,他所受过的苦,后人不必再受.”
  这就对了.“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但所有的仁人志士在撒手西归之际,世上的灾难、缺陷、危机,都比他呱呱坠地时要减少一些;有人减少了水灾,有人减少了饥饿,有人减少了小儿麻痹症,有人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仇恨隔阂.
  十年的困惑
  两户人家的空处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有一年,其中一户人家的主人去了一趟城里,知道银杏果可以卖钱.于是,他摘了一袋背到城里,换回一大叠花花绿绿的票子.另一户人家的主人上门要求两家均分那些钱,他的要求当然被拒绝了.情急之下,他找出土地证,结果发现这棵银杏树划在他家的界线内.于是,他再次要求对方交出银杏果的钱,并且告诉对方这棵银杏树是他家的.对方当然不会认输,他也开始寻找证据,结果从一位老人处得知,这棵银杏树是他曾祖父当年种下的.两家闹起纠纷,反目成仇.乡里也不能判断这棵树究竟应该属于谁,一个有土地证,一个有证人证言.
  于是,两人起诉到法院.法院也很为难,建议庭外调解.两人都不同意,他们认为这棵银杏树本应属于自己.案子便拖了下来.他们年年为这棵银杏树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这样的故事延续了十年.十年后,一条公路穿村而过,两户人家拆迁,银杏树被砍倒,这场历时十年的纠纷才画上了句号.为了一棵树,他们竟然斗了十年!三千多个本来可以快乐乐的日子,难道不比一棵树重要?他们心中只有一棵会给他们赚钱的树.
  有时候,一个人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往往会失去比这种东西重要得多的东西.
  心是一个湖
  盐铺里的一个学徒总是对现状不满,觉得日子过得不如意,常常向师傅抱怨.
  这一天,师傅又听到徒弟在抱怨,于是让他去取两小包盐过来.
  徒弟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其中一包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
  徒弟只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说:“很苦.”
  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另一包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
  师傅让徒弟把盐全部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试试看.”徒弟不知道师傅是什么意思,只好去喝了口湖水.
  师傅问:“什么味道?”徒弟回答:“很清凉.”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徒弟回答:“没有.”
  师傅点了点头,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人生的困惑如同这些盐,有一定的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困惑的容积决定困惑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困惑的时候,就把你承受的容积放大些,让自己的心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绳索的困惑
  一个年轻人从家里到禅院去,在路上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老禅师.来到禅院,他与老禅师一边品茶,一边闲扯,冷不防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年轻人听到老禅师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师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呀?”年轻人说,“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道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有看到,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师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年轻人大悟!因为一根绳子,牛儿失去了草原;因为一根绳子,风筝失去了天空;因为一根绳子,骏马失去了驰骋.
  因为世界有无尽的精彩,所以我们有着无尽的欲望和困惑,当我们被它们牵引,眼睛应接不暇地盯着一个局部,我们实际上就被套上了一个绳索.于是,我们享受不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我们不再有“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快乐.
  泰戈尔的困惑
  我在泰戈尔的散文中信步漫游,无意中撞到了他的困惑.
  “樵夫的斧头,问树要斧柄.”
  “树便给了他.”
  “刀鞘保护了刀的锋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
  “'完全’为对'不全’的爱,把自己装饰得美丽.”
  泰戈尔在困惑.树给了樵夫斧柄,却付出生命的代价,刀鞘默默地拂拭着刀刃,它笑了,你瞧,刀是多么的锋利.是的.你将它保护得好好的,可你呢?你就这样甘心于自己的迟钝吗?
  “完全”为了“不全”的爱,就把自己装饰起来,这是为了让它也健全起来吗?
  “顷刻的喧声,讥笑着永恒的音乐.”
  “死亡印记给生的钱币以价值,使它能够用生命来购买那真正的宝物.”
  “回声嘲笑着她的原声,以证明她是原声.”
  泰戈尔在轻泣.困惑,泰戈尔的困惑.很深刻,很耐人寻味.泰戈尔也困惑,可是他并未因此对世事绝望,他勇敢地面对了这些,他说:
  “世界已在早晨敞开了它的光明之心.
  出来吧,我的心,带上你的爱去与它相会.”
  是的,在面对观念的冲突时,不要盲目地选择,就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吧!
  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陆地的兽类是喧闹的,空中的飞鸟是歌唱着的.每种生物都有各自的生活习性,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观念.当这些碰到了一起,发生冲突时,请不要过分排斥“异己”.于是人类兼有了海洋的沉默、地上的喧嚣、空中的音乐,不是吗?
  自由的困惑
  这两只鸟儿原先都是野生的,我在鸟市上买了它们,把它们请到笼子里.它们的愤怒是显而易见的,不太爱吃东西,也不叫,只是在笼子里不停地飞,冲撞着笼子.
  一年以后,它们对这个人工环境已经习惯,它们在笼子里歌唱着,显得很高兴.每天早晨6点钟,就能听见它们的歌声,它们用歌声叫醒我,和我的全家.
  有一天,单位里的同事告诉我,这种鸟儿还可以放到笼外来养,它们不会离开笼子很远,到了晚上,会自己回到笼里.回到家我打开笼子,看见那两只鸟儿并不往外飞,它们围着笼门飞来飞去,跳跃着,好像在试探这敞开是不是真实,或者在考虑这是不是一个更大的危险.
  当它们最终确认,这确实是一种自由时,才小心翼翼地从笼子里蹦了出来.然而它们却没有飞远,我发现,这鸟好像已经不太会飞,它们飞的高度不超过一尺.它们更擅长的是蹦,它们的翅膀不过是在帮助它们蹦得远一些,离开笼子不久,它们就又回到笼子上.它们站在笼顶上,抬起翅膀啄着羽毛,它们的自由和不自由,原来不过是几厘米的距离.
  还没有等到傍晚,它们就又自愿回到笼子里,它们在笼子里吃着食,喝着水,互相啄着羽毛,快乐地嬉戏着.它们对那个敞开的笼门看也不看,在这个有吃、有喝、有快乐的环境里,敞开的笼门又算得了什么呢?
  应用与创新
  世界的困惑
  生活中存在着种种令人困惑的事情.社会越来越文明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人们的心里承受力却越来越脆弱;各种传媒越来越发达,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而人们的生活圈子却越来越小,人际交往越来越少;全世界越来越重视环保,而破坏环境的事却越来越多,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恶劣;老师、家长都在呼吁“减负”,而学生的书包却越来越重……
  下面是一个盲人与路灯的故事,不知道能不能解开这种困惑:我是巷子里的一盏路灯,每天晚上照亮夜归行人的路.一天一个顽皮的孩子踢足球时把我踢破了,我再也不能发光给人引路.黑暗中,我看见一个个行人从我身旁走过,他们一边抱怨弄坏路灯的孩子,一边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却没有人来修理我.盲人王大爷知道我受伤了,找人来换了新灯泡,现在我又能给人指路,但是我真的很困惑,盲人也需要路灯吗?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迷茫了.
  怎样让工作“有意思”
  怎样让工作既挣钱又有意思,一直是困扰现代人的大问题.从词源分析,工业革命后,工作自诞生之日起隐含着“别指望我有意思”的意思.最早用来表达工作之意的英语词“JOB”,原指不体面的勾当.15世纪英国第一代产业工人认为背井离乡去干拿工钱的活儿很不体面.的确,如果终生劳碌,永不安宁,如果从现在起就放弃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同时又决心把一个又一个没意思的活一直干到70岁,就为了挣钱,人生多么不值.就算成了亿万富翁又有什么意思呢?美国《未来学家》一期以“怎样让工作有意思”为题报道的文章开头写道:“如今的职员已无法忍受专制的非人的环境,他们需要将工作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融为一体,他们渴望目标明确的整体,并在其中感受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