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哲学著作有那些?尼采的思想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4:41:40
尼采的哲学著作有那些?尼采的思想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尼采的哲学著作有那些?尼采的思想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尼采的哲学著作有那些?尼采的思想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尼采的哲学著作有那些?尼采的思想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主要著作
  (中外文版):   Der Geburtstag der Tragödie(1872, The Birth of Tragedy)   通译《悲剧的诞生》   Philosophy in the Tragic Age   通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Unzeitgemässe Betrachtungen, (1873-1876, Thought out of Season)   通译《不合时宜的考察》   《自白者和作家大卫?斯特劳斯》   《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二部:   《历史之用途与滥用》淦克超译,台北水牛出版社1969年版.   《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三部:   《教育家的叔本华》杨白萍译,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尼采论叔本华》,蔡英文译,台北龙天出版社1979年版.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作品
《古修辞学描述》, 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01日版.   《不合时宜的考察》第四部:   《瓦格纳在拜洛伊特》   Menschliches, All zu Menschliches (1878, Human ALL-to-Human)   《人性,太人性的》第一卷《启示艺术家和文学家之灵魂》,胡宏述译,台北正中书局1966年版.   Morgenröte (1881, The Deun of Day)   通译《朝霞》   Die fröhliche Wissenschaft (1882, The Joyful Wisdom)其中第五部分于1886年续写   通译《快乐的知识》徐梵澄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再版   《乐观的智慧》,余鸿荣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2年版.   《敌基督者》Antichrist 大陆未有中文译版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Pt.1-3 (1883-1884) and Pt.4(1891, Thus Spoke Zarthustra)   通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 (1886, Beyond Good and Evil)   《善与恶的超越》一译 《善恶的彼岸》   Zur Genealogie der Moral(1887,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   《道德的谱系》,陈芳郁译,台北水牛出版社1975年版   Der Fall Wagner (1888, The Case of Wagner)   通译《瓦格纳事件》   Götzen-Dammerung (1889, Twilight of the Idols)   通译《偶像的黄昏》   Der Antichrist (1895, The Antichrist)   通译《上帝之死》   Ecce Homo (1908)   通译《上帝死了》   《尼采自传》,徐梵澄译,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看哪!这人》,高寒1933年译,贵阳交通书局1947年版.   《看哪!这个人》刘思久译,文化书局1947年版.   《瞧这个人》刘崎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69年版.   《尼采自传》,王琬芬译,台北正文书局1971年版.   《尼采的人生》,郑捷生译,台北世界文物供应社1972年版.   《看那个人!》张念生,凌素心译,收入《权力意志》一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Der Wiue Zur Macht (1901. The Will to Power)   通译《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尼采诗抄》,冯玉译,载《文学》8卷,上海生活书局   《尼采诗选》,钱春绮译,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   《快乐的智慧》,王雨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我妹妹与我》,陈苍多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我们缺什么》,龙婧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编辑本段著作简介
悲剧的诞生
  尼采在187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悲剧的诞生:源于音乐的灵魂》(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aus dem Geiste der Musik),在1886年则改以《悲剧的诞生:希腊文化和悲观主义》(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Oder: Griechentum und Pessimismus)为名重新出版.第二版包含了一篇序言—“自我批判的尝试”,之中尼采对他的这本早期作品做了一些评论和检讨.   与启蒙时期传统中认为古希腊文明属于高贵、单纯、优雅、而宏伟的看法不同的是,尼采将古希腊文明描述为两种独特派系的不断斗争—阿波罗派与狄俄倪索斯派.阿波罗在尼采来看属于principium individuationis(原则上的个人主义),带着其优雅、冷静、以及对于外表美观的重视,人得以立刻将其自身与朴实的自然界区隔开来.而狄俄倪索斯则代表了酒醉、非理性、以及无人性,尼采在这里也显示了他受到叔本华提出的非理性成分主导人类创造力的概念所影响.尼采描述了在苏格拉底之后阿波罗派如何支配了西方文明的思想,并且提出德国浪漫主义(尤其以理察·瓦格纳为代表)作为复兴戴奥尼索斯派的可能方式,以挽救欧洲的文化.   《悲剧的诞生》刚发表时受到了古典文字学家Wilamowitz-Moellendorff等人的激烈批评.到了1886年尼采也对这本书抱持保留态度,将其称为“一本难以忍受的书…写的很糟糕、沉闷、让人难堪、疯狂.”
人性,太人性的
  《人性,太人性的》一书的第一部分最初于1878年出版,尼采在1879年出版了增补的第二部分《各种看法和原则》,1880年出版了第三部分《流浪者及其阴影》.三个部分一起在1886年以《人性,太人性的:自由灵魂之书》(Menschliches, Allzumenschliches, Ein Buch für freie Geister)为名出版.这本书代表了尼采创作生涯中的“中期作品”的开端,抛弃了德国浪漫主义和瓦格纳的影响,开始显现出完全的实证主义的倾向.这个时期的写作风格在于很少提出一套建设性的哲学体系,这些作品都是以数百条格言边汇而成,有时只有一句话,有时则长达一页或两页之多.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揭发出许多错误的假设,而不是对这些假设提出解释,虽然尼采也在许多论点中使用了一些他的思想:他使用实证主义以及权力意志的概念作为解释问题的手段,虽然权力意志的概念在这时还没有发展成熟.
善恶的彼岸
  在尼采的“晚期作品”中,1886年出版的《善恶的彼岸:未来哲学的序曲》(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 Vorspiel einer Philosophie der Zukunft)最接近于他的中期作品的风格.在这本书里尼采定义了真正的哲学应该具备的条件:想像力、自我主张、危险、创意、以及“价值的创造”—其他的他都认为是附带的条件.从这里出发尼采质疑了一些哲学传统上的重要假设,例如许多哲学流派常使用的“自我意识”、“知识”、“真理”、以及“自由意志”等概念.尼采批评这些传统概念是没有足够证据的,他改提出力量意志(the will to power)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尼采在书中提出了他对“生命的观点”,并且认为那是“超越善与恶的”,否定了人类世上存在着一套普世的道德.在知名的主人-奴隶道德说里尼采重新评价了称霸西方哲学已久的人文主义传统,他主张即使是对于弱者施加支配、占有、或伤害,这也不见得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指摘的.尼采在这本书里贯彻了道德相对主义以及观点主义的论点.
偶像的黄昏
  同在1888年出版的《偶像的黄昏:如何以一支铁槌进行哲学思考》(Götzen-Dämmerung, oder Wie man mit dem Hammer philosophiert)是极具争议性的一本书,书名是取自瓦格纳的同名歌剧尼贝龙根的指环中第四部“诸神的黄昏”(Die Götterdämmerung).在这本篇幅不多的书里,尼采重新提出并且总结了对于许多主要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以及其他基督教哲学家)的批评.他在“苏格拉底的问题”这个章节里指出没有人可以计算生命的价值为何,任何试图计算人命价值的人都只是证明了自己具有否定生命或是肯定生命的倾向.他认为在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发展都是“堕落的”,因为那些哲学家们企图以辩证法作为自我辩护的工具,而传统思想的权威则被毁灭了.他也批评当时的德国文化相当单纯而幼稚,并且批评了许多主要的法国、英国、以及意大利文化代表人物.与这些堕落文化的代表相对照的另一方,则是尼采所提出的凯萨、拿破仑、歌德、陀思妥耶夫斯基、修昔底德、以及古希腊时期的诡辩家们,尼采认为后者比起前者要来的健康而强壮多了.这本书的最后告诉读者们尼采正在进行一项重新评价所有人类价值观的重要计划,并且提及古罗马的文明成就在尼采来看要比古希腊高得多了.
反基督
  《反基督:对基督教的诅咒》(Der Antichrist. Fluch auf das Christentum)是尼采最知名而又最具争议的著作之一,尼采在这本书中对基督教的道德观发起了论战式的批判攻势,后来世人将尼采视为是反基督教的狂热者的形象主要也是源自于这本书.在这本书里尼采集结了他在之前的作品里对于基督教的各种批评,但改以一种讽刺的写作风格表达他对于基督教伦理中奴隶道德腐败了高尚的古罗马道德的恶心和痛恨.他举出基督教中的一些成分—例如福音书、保罗、殉教者、神父、以及十字军,认为那些都属于奴隶道德中的怨恨,认为基督教企图鼓吹软弱和不健康以牺牲掉那些更强壮的道德.在这样极端的批判风格中尼采也不忘批评耶稣基督以及其他许多重要的基督教象征,这本书也因此抛弃了他其他作品中相对而言较为中立(虽然仍都很激动)的分析风格,转而采取全然事实的论战风格批判.尼采并且提出一套“反基督”的道德以改造未来:重新评价所有的价值观.
编辑本段哲学思想
  尼采哲学在当时曾经被当作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声称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他的哲学具有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这正是他的哲学被后现代主义欣赏的重要原因.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不是拒斥,就是消解.然而对尼采哲学却情有独钟,后现代主义者从尼采哲学中吸纳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包括尼采哲学的基本思想观点,甚至尼采的哲学风格.尼采哲学中的消解倾向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支柱,尼采绝没有想到,他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先驱.   对他来说,哲学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他创立了不同以往的形态迥异的奇特哲学,展示自己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无须推理论证,没有体系框架,根本不是什么理论体系,是他对人生痛苦与欢乐的直接感悟.尼采,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已开始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是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显得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尼采指出,要医治现代疾病,必须恢复人的生命本能,并赋予它一个新的灵魂,对人生意义做出新的解释.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也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在认识论上,尼采是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他对任何理性哲学都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他认为,欧洲人两千年的精神生活是以信仰上帝为核心的,人是上帝的创造物,附属物.人生的价值,人的一切都寄托于上帝.虽然自启蒙运动以来,上帝存在的基础已开始瓦解,但是由于没有新的信仰,人们还是信仰上帝,崇拜上帝.尼采的一句名言“一声断喝——上帝死了”——是对上帝的无情无畏的批判.他借狂人之口说,自己是杀死上帝的凶手,指出上帝是该杀的.基督教伦理约束人的心灵,使人的本能受到压抑,要使人获得自由,必须杀死上帝.尼采认为,基督教的衰落有其历史必然性,它从被压迫者的宗教,转化为统治者压迫者的宗教,它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   杀死了作为神的上帝,又迎来了资本的上帝,资本化身的上帝.尼采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被资本奴役,不会比被上帝奴役自由得多.但他的“上帝死了”的呼喊,断喝的启蒙价值是不能低估的.   尼采认为,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人们获得了空前的机会,必须建立新的价值观,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价值观.为此,要对传统道德价值进行清算,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上帝的最后掩体,他深深的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腐蚀人们的心灵.尼采自称是非道德主义者和反基督徒,他猛烈批判基督教的道德,基督教所崇尚的美德.   尼采对现代理性也持批判态度.他首先拿具有理性的哲学家开刀,他指出哲学家的第一特性是缺乏历史感,几千年来,凡是经哲学家处理的一切都变成了概念木乃伊.理性所起的作用无非是把流动的历史僵固化,用一些永恒的概念去框定活生生的现实.结果是扼杀了事物的生灭变化过程,扼杀了生命.他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偶然性的,动荡不定的,从而无法捉摸的世界.他说,实况是没有的,一切都是流动的,抓不住的,躲闪的.哲学家的第二个特性是“拒绝感官的证据”,颠倒了真正的世界和假象的世界.感性证据是真实的,可信的,只是对它们加工时才塞进了谎言.哲学家的第三个特性是混淆始末,他们否认生长过程,进化过程.哲学家的第四个特性是运用语言中的“理性”强制人们犯错误.“是”与“存在”混为一谈,弄假成真,弄真成假,蒙骗无知的人们.他认为,从苏格拉底到现代人都狂热的诉诸理性,是很荒谬的.人类之所以崇尚理性,是指望它给人带来自由和幸福;然而结果恰恰相反,理性处处与人的本能为敌,造成人的更大痛苦.   批判理性带来的谬误是正确的,但是不能否定理性的存在,理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理性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硕果.历史上一些杰出的哲学家就是用理性的武器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理性本身没有错,理性是不能否定的.没有理性,人类就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没有理性,人类将落入迷茫可怕的境遇.   尼采要建立新的哲学,将生命意志置于理性之上的哲学,非理性的哲学.作为对理性提出了挑战,他提出了强力意志说.用强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传统形而上学的地位.强力意志说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强力意志不是世俗的权势,它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非理性的力量.它决定生命的本质,决定着人生的意义. 尼采比较了强力意志和理性的不同特性,理性的特性是:冷静,精确,逻辑,生硬,节欲;强力意志的特性是:激情,欲望,狂放,活跃,争斗.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源于生命,归于生命,它就是现实的人生.人生虽然短暂,只要具有强力意志,创造意志,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强力意志作为最高的价值尺度,一方面肯定了人生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为人世间的不平等作了辩护.在尼采看来,人类与自然的生命一样,都有强弱之分,强者总是少数,弱者是多数.历史与文化是少数强者创造的,他们理所当然的统治弱者.尼采推翻了神的等级制度,肯定了人的等级制度.   尼采还提出他的超人哲学,关于建构理想人生的哲学.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征,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尼采对现代人,现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梦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超人不是具体的人,是一个虚幻的形象.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那样的气势和风格.尼采认为,超人还没有现实的存在,它是未来人的理想形象;超人给现实的人生提出了价值目标;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   尼采鼓吹人生的目的就是实现权力意志,扩张自我,成为驾驭一切的超人.超人是人的最高价值,应当藐视一切传统道德价值,为所欲为,通过奴役弱者、群氓来实现自我.   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价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尼采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髓,反映了现代意识的觉醒.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思考,重新定位人生;对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否定性批判,开启了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另一方面,对理性的批判,对传统的否定也存在着片面性,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欣赏的一面.他的伦理思想反映了正在形成的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尼采的哲学观最重要的一点是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关注人生,给生命一种解释,给生命的意义一种解释,探讨生命的 意义问题.这与尼采所读叔本华的著作有一定关系.还有一点看法,尼采认为哲学是非政治的,哲学和政治是两回事.所以尼采对哲学的看法,第一是对生命,关注人生,第二非政治的,第三非学术的.哲学不是纯学术.尼采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他认为关键在于没有关注人生.他认为传统哲学造成的后果是虚无主义.尼采认为现象背后是没有本质的.

尼采的著作相对是比较丰富的,建议你读他的《朝霞》,《快乐的科学》,这两本书非论文性质,相对好读。其他的可以读《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和《偶像的黄昏》。《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阐释了尼采永恒轮回和上帝已死的主要思想。
尼采的思想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读时要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尼采的,他的主要思想有上帝已死,永恒轮回,强力意志,超人,主人奴隶道德,酒神,观点论等等。(1)反主体...

全部展开

尼采的著作相对是比较丰富的,建议你读他的《朝霞》,《快乐的科学》,这两本书非论文性质,相对好读。其他的可以读《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和《偶像的黄昏》。《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阐释了尼采永恒轮回和上帝已死的主要思想。
尼采的思想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读时要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尼采的,他的主要思想有上帝已死,永恒轮回,强力意志,超人,主人奴隶道德,酒神,观点论等等。(1)反主体性(counter subjectivity) 后现代主义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已破灭。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它的矛头指向传统哲学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权威的。它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向非中心的多元主义,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模式,由以人为中心转向反传统人本主义。它可以促进我们拓展视野、观念更新,转变以往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交融,不断向大众化和现实生活贴近。
  尼采不讲人生体验,对尼采来说,生命就是权力意志。

收起

《悲剧的诞生》李长俊译,台北三民书店,1970年版;
《悲剧的诞生》刘崎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70年版;
《悲剧的诞生》缪郎山1965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79年版;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Philosophy in the Tragic Age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Unzeitge...

全部展开

《悲剧的诞生》李长俊译,台北三民书店,1970年版;
《悲剧的诞生》刘崎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70年版;
《悲剧的诞生》缪郎山1965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79年版;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Philosophy in the Tragic Age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Unzeitgemässe Betrachtungen, (1873-1876, Thought out of Season)
《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一部:
《自白者和作家大卫•斯特劳斯》
《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二部:
《历史之用途与滥用》淦克超译,台北水牛出版社1969年版。
《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三部:
《教育家的叔本华》杨白萍译,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尼采论叔本华》,蔡英文译,台北龙天出版社1979年版。
《不合时宜的考察》第四部:
《瓦格纳在拜洛伊特》
Menschliches, All zu Menschliches (1878, Human ALL-to-Human)
《人性,太人性的》第一卷《启示艺术家和文学家之灵魂》,胡宏述译,台北正中书局1966年版。
Morgenröte (1881, The Deun of Day)
《朝霞》,徐梵澄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Die fröhliche Wissenschaft (1882, The Joyful Wisdom)其中第五部分于1886年续写
《快乐的知识》徐梵澄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再版
《乐观的智慧》,余鸿荣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2年版。
《快乐的科学》,余鸿荣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2年版。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Pt.1-3 (1883-1884) and Pt.4(1891, Thus Spoke Zarthustra)
《察罗杜斯德罗序言》,鲁迅译,1918年载《新潮》第2卷第5期,1920年,收入《鲁迅译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扎拉杜斯特拉这样说》,译者不祥,载《学汇》1922年10月至1923年1月连载。
《扎勒图士之言》,马君武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扎勒图士特拉如是说》,肖赣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台北1966年再版。
《苏鲁之语录》,徐梵澄译,上海生活书局1935-1936年(世界文库第8、9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苏鲁之语录》,胡宏述译,台北正文出版社1966年版;
《苏鲁之语录》,杨瑞琳译,高雄则中出版社1962年版。
《查拉杜斯屈拉如是说》,雷白韦译,昆明中华书局1940年版,上海中华书局1947年版。
《查拉杜斯屈拉如是说》,雷崧生译,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63年版,上1978年第七版。
《查拉杜斯图拉如是说》,高寒译,1978年贵阳中华书局版,华盛顿1972年再版。
《查拉杜斯图拉如是说》,余鸿荣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3年版。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严溟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 (1886, Bevond Good and Evil)
《善与恶的超越》一译 《善恶的彼岸》
Zur Genealogie der Moral(1887,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
《道德系谱学》,陈芳郁译,台北水牛出版社1975年版
《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Der Fall Wagner (1888, The Case of Wagner)
《瓦格纳事件》周国平译,译文收入《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中, 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Götzen-Dammerung (1889, Twilight of the Idols)
《偶像的没落》,陈芳郁译,台北水牛出版社1973年版。
《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长沙、湖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Der Antichrist (1895, The Antichrist)
《上帝之死》(即《反基督徒》)刘崎(据英文版)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68年、1971、1983、1986年再版。
Ecco Homo (1908)
《尼采自传》,徐梵澄译,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看哪!这人》,高寒1933年译,贵阳交通书局1947年版。
《看哪!这个人》刘思久译,文化书局1947年版。
《瞧这个人》刘崎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69年版。
《尼采自传》,王琬芬译,台北正文书局1971年版。
《尼采的人生》,郑捷生译,台北世界文物供应社1972年版。
《看那个人!》张念生,凌素心译,收入《权力意志》一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Der Wiue Zur Macht (1901. The Will to Power)
《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1901年第一版,1906年第二版)
《尼采诗抄》,冯玉译,载《文学》8卷,上海生活书局
《尼采诗选》,钱春绮译,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