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3:11:04
”马太效应”是什么?

”马太效应”是什么?
”马太效应”是什么?

”马太效应”是什么?
马太效应 Matthew effect
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头;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默顿,最早用这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效应——“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这便是“马太效应”.以人才成长这个方面为例, “马太效应”就几乎成了最常见的一种社会惯性:对已经成名的人才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正在埋头苦干、尚未出名的“潜人才”,即使已作出不少贡献,但由于还没有被社会舆论承认,其劳动成果也往往无人问津,甚至在工作、研究中会遭受非难、妒忌等“社会责难心理”的无端围攻.
《圣经》中“马太福音”这一章你可以看到这么一个圣经故事:主人要到外国去,把三位仆人叫来,按其才干分银子给他们.第一个得了五千,第二个得了二千,第三个得了一千.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五千银子做买卖,又赚了五千;第二个仆人照样赚了二千;第三个仆人把一千银子埋在了地下.过了好久,主人回来了,与仆人算帐.第一个仆人汇报赚了五千银子,主人说: “好,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第二个仆人汇报赚了二千银子,主人说: “好,我要派你管理很多的事,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第三个仆人汇报说: “我把你分给的银子埋在地下,一个也没少.”主人骂了这个仆人一顿,决定夺回他这一千银子,分给拥有一万银子的人.这个故事的结尾,是这样几行诗:“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不能说“马太效应”完全起消极作用.
一些学者认为,“马太效应”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这是其一.其二,“马太效应”还可能给年轻人提供一种压力和动力.科学界的荣誉制度中还有一个现象,叫做“棘轮效应”.科学家一旦达到某一个位置,就不太可能再跌回原来的位置.一旦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永远是这种荣誉的保持者. “马太效应”就是在这种“棘轮效应”的基础上起作用的.这种似乎是:“荣誉终身制”的现象,而一种可以终生保持的荣誉,对年轻人是有巨大的影响和魅力的.年轻人会由于向往这种殊荣而产生压力和动力,于是就奋斗,而且这种奋斗必须超越前人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科学活动就这样亢奋地进行着,很少有休息时间.此外,在年轻人不断前进而取得较大成绩的时候,随着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于是出名之前的荣誉损失也会补足,甚至,按照“马太效应”,会反溯增强.
“马太效应”在某些条件下会使消极面大大增殖.
比如,“马太效应”有使年轻人由于向往殊荣而产生奋斗的压力和动力,但是,倘若我们的认识不清醒、态度不理智,这就可能演变成为强化不正确的“社会赞许动机”.每个人都有“社会赞许动机”——在工作上取得成绩以得到社会的鼓励和称赞,获得心理的满足.这无疑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个别人在不正确的“社会赞许动机”驱使下,为求得赞许、获得“马太效应”中的殊荣,就会走到邪路上去.有的小学生拿家里的东西交给老师,说是捡到的,以此来获得老师的表扬.还有些人会产生心理变态,故意致伤自己以骗取赞许.不久前,某地一家银行储蓄所的几个青年职工为了能入团入党、当先进当英雄,不是自编自演了一场“歹徒抢劫银行,青工带伤搏斗”的闹剧、丑剧吗?
“声名常常是惩罚和灾祸”.
按照控制论的原理,反馈概念包含着正反馈与负反馈这两个方面.凡使作用的结果越来越放大的,叫做正反馈,凡使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小的,叫做负反馈.一个人成名之后,如果恰当地利用“马太效应”,那么,其新的劳动成果就容易迅速进入学术(下转第五版)(上接第四版)交流体系,及时转化为社会效益,起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这就是成名的正反馈过程.那么,成名的负反馈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有一幅题为“成名以后”的漫画:编辑指着青年作家身旁的满纸篓废稿说:这些我们全都发表.一个人出了名,那么他的研究成果,包括并不成熟的“退稿”、粗制滥造的“废稿”,顿时也变为“名篇杰作”,甚至他的一言一行也都成了科学论断和人世规范.犹如爱因斯坦所形容的:“我每每小声咕嗜一下,也变成了喇叭的独奏”.有位劳动模范在获得荣誉后,一年竟有300天不在劳动岗位上而外出“传经送宝”!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一个人出名后如果这般与原来扮演的职业角色久违,那么,创造角色行为的新成就是不能不受到角色的心理冲突之严重影响的.
在“马太效应”面前,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理智的态度.
怎样才算“清醒”?如何才是“理智”?
要认清“真的我”.一个人成名之后,那包抄而来的赞誉,颂扬声中,难免有“吹”的成份.对此,请经常用“自知之明”这面镜子照一下自己,看看与被吹成的样子有多少距离.对照时,不可“顾影自怜”,把缺陷看成特色,甚至连自己身上的虱子也是双眼皮,与众不同.举个例子来说,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创作成功,的确使他誉满全球.在“马太效应”带给他的显赫名声和甚嚣尘上的吹捧面前,他说了一段很发人深思的话:“他们理想中的我,决不是真的我”,“我要从我自己的名誉中突围而出”.
自知之明与善于分析是紧密相连的.比如,一切掌声都是真诚的吗?不,狂热的掌声可能伴随着庸俗的喝彩;暴风雨般的掌声有时可能是祝愿那枯燥乏味的报告“可结束了!”可见,颂辞里面也许有蒙汗药,鲜花下边可能藏有毒蛇.你清醒地、理智地进行分析之后,你就不会乱服、乱拿了,因而也就不易被牵引到“快乐的死亡”之地了.
可见,对“马太效应”的负反馈功能:是让它牵引着你走,还是被你控制在手下,最终还是取决于你的“自我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