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07:31:12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二个小时大概就能读完李长之先生的这本《孔子的故事》,自己用论语原文标注,也不过只半天.
  李先生浅显平实的文字给我很大的启发.今人读孔子,要么是把他贡上神坛,视作神明——不是神明也至少是先知——句句引作普世的人生准则;要么读成心理鸡汤,聊以慰藉;更有甚者是启图不断“发现”孔子,人为地拔高他,想要从二千五百年前的文字里读出民族自豪感.而我们都知道,狂妄和标新立异的自豪感往往和自卑连在一起.李先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讲孔子的故事,孔子自然不是黄皮服的耶稣,《论语》也不是中国人的圣经.
  近日听说英人拍了一部《总统之死》(Death of a president),假设布什总统突然死后米国的状况,西人的言论自由和宪政不说,单是米国政府的这份宽容和自信就不能不使我们汗颜.若我泱泱大国出一部类似题材的片子,不说国安找上门,恐怕大众(尤其是网民)早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第二是把握了孔子的人生发展历程.《论语》经过孔子学生们的整理,不仅常常脱离语境,在年代上是没有顺序的.李先生在深厚的文献功底上将之重新编排,有些话就显得合理了.比如,把《雍也》第二十五章的“觚不觚,觚哉!觚哉!”和《子路》第三章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联系在一起,加上卫出公有意请孔子任职的历史背景,原来有些莫名其妙的话就显得很容易理解了.
  三是还原孔子以人性.孔丘老人家嬉笑怒骂,活脱脱一个通达世故而知书达礼的快乐学者.他和颜回在失散后重见的对话“我以为你死了.”“老师不死,我怎么敢死呢?”的对话不是很有趣么?他在见过风骚女南子后,对学生们说“我要是做了什么,我不得好死,我不得好死!”不是也很好玩嘛,哈哈!(台湾的历史剧把“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放在这个语境里,很赞哪:))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也有这样的提法,但因为在文献上没下足功夫,有标新立异之嫌,只能作参考了.而李先生的这本书弥补这个缺憾,对照杨伯峻先生的《译注》和钱穆先生的《新解》,竟也没有很大的分歧,窥一斑可见李先生做学问的功底之深和斟酌史料的严肃认真.
  对于这样一部介绍古人生平的通俗读物来说,文字易懂是难能可贵的,易懂而兼严谨就是难上加难了.下面转述傅杰老师在《论语精读》课上对此文的评论(大意):
  “李先先的这本书虽然很薄,文字也很浅——大概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就能读了——然而几乎每页都有注释,其中引到的古代文献就有几十种,字字有据可查,有时甚至提供了几种冲突观点供读者参考,真可谓无一字无来历.现在这样写通俗读物的著者不多了!……李先生在二十几岁开始写文学评论,他的《鲁迅批判》是唯一一本由鲁迅过目的鲁迅批评作品.他李先生批评了一辈子,到五七年开会的时候仍然说,“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批评’”,后来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之了……”
  文品如人品.(2007年4月9日 00:40:38)
  8月12日再记:背完论语,信手再翻李先生的《孔子的故事》,竟欲罢不能,又读了一遍.李先生是令人佩服的,训诂、史料的扎实功夫且不说,能把夫子的故事讲得那么合情合理又有意思,实在了不起!
  温故知新,重读之下又有一个观感,《论语》所记并不是一个时间截面上对一个思想体系的系统阐述.如李先生所言,夫子之道虽“一以贯之”,却未必是前后一致而不矛盾的.《孔子的故事》里,夫子的人生在发展,思想也随之发展,只有把握夫子的人生进展,这种思想发展的脉络才能更客观、更全面地呈现二千多年后的读者面前.以下简记之:
  鲁昭公,三家乱 -> 齐景公,与晏婴不和 -> 鲁定公,季桓子,公山不狃召,为司寇,堕三城,齐人归女乐 -> 卫灵公,不用 -畏于匡-> 晋,佛肸召 -> 卫灵公,见南子-卫出公,蒯聩与出公父子之争 - 仪-> 宋,桓魋 -> 陈,值吴楚交战 -> 蔡(负函),遇叶公 -> 楚昭王 -> 卫出公,正名,“归与归与” -> 鲁哀公,季康子
  《孔子的故事》,李长之著,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