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口、环境问题现在中国的人口、环境问题(要求:有相应的解决措施)是自己说解决措施,不是以前的措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5:15:18
地理——人口、环境问题现在中国的人口、环境问题(要求:有相应的解决措施)是自己说解决措施,不是以前的措施。

地理——人口、环境问题现在中国的人口、环境问题(要求:有相应的解决措施)是自己说解决措施,不是以前的措施。
地理——人口、环境问题
现在中国的人口、环境问题(要求: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是自己说解决措施,不是以前的措施。

地理——人口、环境问题现在中国的人口、环境问题(要求:有相应的解决措施)是自己说解决措施,不是以前的措施。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在21实际伊始,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已有超过2000万的人口.可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或者更严重,中国的人口增长问题已成为起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换句话说,如此多的人正在吃穷中国.
中国的人口戏剧性地影响着这一国家的环境、社会以及减缓了它跨入发达国家的步伐.
中国已经对其人口问题思考了许久.中国政府在1979年提出了计划生育以及一些其他出生限制政策来减缓人口过快的增长率.
许多国家在批判中国的人口政策,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批判点在于这一政策造成了许多女婴被遗弃或女胎被流产.原因在于中国妇女的地位要比男人低,另一批评点在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自1979年以来,虽然在计划生育的干预下,中国人口增长率已经降到了1.5%,这一政策却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
资料: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
德克萨斯州大学一名学生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如下评论:
我们的世界大约由60亿人口组成,大约1/6以上都是中国人.……中国政府决定让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妇女们开始服用药物或节制生育.这看起来象一个公平的政策,除了夫妇们不能选择他们想要的孩子数量.如果妇女怀孕了,她们需要做流产,这就是她们的选择.如果不这样做,她们将丧失她们在政府的补助上的一些权力.这一政策使我想了许多,政府应该让妇女们流产么?……
许多人都在关注中国人口巨大的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世界银行(中国分处)2001年报告指出:中国近20年经济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伴随着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水和空气的污染受到极大的关注,导致人体健康的损伤、农业减产等后果.土壤的盐碱化,湿地和草场的破坏都与中国的生态系统破坏和农业的不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口基数大--没辙
人口增长快--计划生育
环境问题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政策 宏观调控 拆除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严格监管工业三废达标排放
生态破坏: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休耕 动物保护

生态破坏: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休耕 动物保护,来解决人口增加过快.与其同时保护环境.

现在,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方面,已从人口数量问题转变为人口质量问题。"独孩政策"的问题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一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二是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下降,现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严格控制生育的情况下,人口素质高的城市生育率下降,人口素质低的农村超生,从长期来看可能损害中国的人口素质;二是把人口政策主要归结为控制人口数量,没有把教育列入人口政策。
流动人口和剩余劳力问题,这也是...

全部展开

现在,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方面,已从人口数量问题转变为人口质量问题。"独孩政策"的问题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一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二是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下降,现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严格控制生育的情况下,人口素质高的城市生育率下降,人口素质低的农村超生,从长期来看可能损害中国的人口素质;二是把人口政策主要归结为控制人口数量,没有把教育列入人口政策。
流动人口和剩余劳力问题,这也是中国新的人口问题。城市和农村同时劳力过剩,这是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第二个双重挑战。
中国人口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过快。一个国家的人口超过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1990 年发达国家总人口为 8.16 亿人)。现在虽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每年仍净增 1400 ― 1500 万人,即每年增加一个世界大国的人口。未来 35 年,我国人口发展有三个主要趋势:总人口达 16 亿;有 8 ― 10 亿劳动力;有 2.5 亿老人。这构成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点。中国人口问题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在一个国家内同时存在 " 人口太多和人口太少 " 的双重挑战。中国人头上有两颗"人口炸弹":人口太多,是指现在每年净增 1400 ― 1500 万人。人口太少,一是高质量的人才太少;二是"中国妇女生育的孩子之少,已经不能替代她们自己了"。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1997 年,中国 60 岁以上老人 1 亿多,占总人口的 10%,到 2040 年预计将达 2.5 亿以上,占总人口的 23.79%,60 岁以上的人口是 20 多岁人口的 2 ― 3 倍。
我国 15 岁以上人口中,有 1.8 亿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 15.88%,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问题还在于现在的青少年和今后出生的儿童,他们是 21 世纪前半期的劳动力,教育投入不足,现在初中普及率仅 68%,有 500 万学龄儿童因贫困不能入学,在校生中每年流失小学生 400 多万,每年产生 200 万新的文盲。
现在我国农村有剩余劳动力 2 亿人,城市登记失业人数 525 万人,隐性失业的冗员 2 千万至 3 千万人。有人估计,今后 5 年可能有 3 千万(有劳动能力的人)下岗。
有关计划生育的统计数字
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自 1971 年至 1998 年的 28 年间,因计划生育因素减少的出生人口数达 3.38 亿,占同期因计划生育和非计划生育因素共同作用所减少出生人口的 54%。据悉,我国 1971 年妇女平均生育 5.44 个孩子。如按这个水平不变,我国人口总数到 1998 年将增至 18.45 亿人。而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原因,我国实际妇女平均生育孩子数从 1971 年的 5.44 个降至 1998 年的 1.84 个,1998 年我国人口控制在 12.48 亿。
研究报告同时表明,我国自 1971 年至 1998 年因计划生育而少出生的大量人口为家庭节省少年儿童抚养费 6.4 万亿元,为国家节省少年儿童抚养费 1 万亿元,两者合计 7.4 万亿元,接近 1997 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人口死亡率
旧中国人口死亡率很高,约为 25-33‰,婴儿死亡率在 200-250‰以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仅有 35 岁。新中国成立的 50 年,我国人口死亡率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初期到 60 年代末,死亡率属于快速下降时期,由 1949 年的 20‰下降到 8‰,婴儿死亡率下降到 50‰左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 65 岁。第二阶段从 70 年代到 90 年代,是死亡率处于平稳下降的时期。由 70 年代初的 7.6‰下降到 1998 年的 6.5‰,婴儿死亡率下降到 33‰。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去年中国城市、农村地区居民的死亡率与上年相比均有下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农村人口死亡率高于城市。
去年城乡居民死亡率分别为千分之五点八八和千分之六点零六,而一九九八年的数据分别为千分之六点一六和千分之六点二零。
中国人口老龄化
全国1%人口调查资料测算,"八五"计划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增加173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47万人,是"七五"计划期间年均增长量的2.25倍;年均增长率为4.9%,比"七五"计划期间的2.6%提高了2.3个百分点;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5.56%上升到6.68%,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年龄中位数提高了3.26岁。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高生育高死亡、高生育低死亡和低生育低死亡几个发展阶段,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生育率又迅速大幅度下降,这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基本原因。
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1982 年至 1990 年为初露端倪阶段。总体上,当时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不高,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只有 4.9%。
1990 年至 2000 年为萌芽过渡阶段。在这段时间,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从成年型转向老年型,一个全国性的老龄化时代到来。预计到 2003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 7%,从而进入老龄化社会。
2000 年至 2025 年为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 7% 左右上升至超过 12%,年龄结构已成为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类型,彻底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
2020 年至 2050 年为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 12% 上升到 20% 以上,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高度老化。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今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中国老年人口的负担系数是不断上扬的趋势。世纪之交时,大概每 100 个劳动适龄人口要负担约 10 个左右的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而到 2050 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 100:30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