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封建统治者是否提倡孟子这一思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9:02:4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封建统治者是否提倡孟子这一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封建统治者是否提倡孟子这一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封建统治者是否提倡孟子这一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封建统治者是否提倡孟子这一思想?
“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
“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产,乃是养育人民,建立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也可以说“社稷”就是国家.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于人民.
“君为轻”,是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又没有五谷物产,也没有宪法制度.一个国家死掉个把国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并论.
得到广大人民的任命,才有资格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任命,才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任命,才可以做大夫.可见一切政治权力,从根源上来说,都是来自于民众.
君主如果危害到社稷,危害到国家的利益,就应该将他罢免、撤换!
由以上可知那些封建统治者是不可能提倡孟子这一思想的,有谁愿意分享自己的权利呢,就算有也只是说说而已,当真有人让他下台时他能下来吗?
君主门会提倡三纲五常--“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名义上提倡,为了标榜自己的谦虚
实际上做的时候是反过来的.

我记得在《吕氏春秋》里就有过一句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很可贵

应该是不提倡的,其他朝代我不知道,明朝的朱元璋就曾为这一句话大发雷霆,还要把孟子迁出孔庙(孟子好像也是供在孔庙里的),后来在大臣的劝谏下才作罢,但还是组织人对《孟子》这本书作了重大删改,一些章节甚至被整章删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也在这次删改中被删去了。...

全部展开

应该是不提倡的,其他朝代我不知道,明朝的朱元璋就曾为这一句话大发雷霆,还要把孟子迁出孔庙(孟子好像也是供在孔庙里的),后来在大臣的劝谏下才作罢,但还是组织人对《孟子》这本书作了重大删改,一些章节甚至被整章删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也在这次删改中被删去了。

收起

你这个都相信啊,要死了,

孟子思想在古代不被推崇。

不可能,因为这是跟他们的统治纲领相违背的.(虽然他们会有时表面上提一下)

孟子此言蕴含着一定的民主精神、反皇权专制的意识,在古代中国是非常可贵的,但由于其思想与统治阶层的理念严重背离,长期以来,孟子学说得不到重视、提倡。汉代以来,《孟子》未列为儒家经典,为其作注的只有赵岐一家,唐代韩愈表彰《孟子》,但也只是个人行为。直到宋代儒家才渐渐重视《孟子》,但反对的力量也很大,当时尊孟与贬孟的斗争曾相当激烈,最终尊孟一派大获全胜,其标志是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地位超迈群经。这场...

全部展开

孟子此言蕴含着一定的民主精神、反皇权专制的意识,在古代中国是非常可贵的,但由于其思想与统治阶层的理念严重背离,长期以来,孟子学说得不到重视、提倡。汉代以来,《孟子》未列为儒家经典,为其作注的只有赵岐一家,唐代韩愈表彰《孟子》,但也只是个人行为。直到宋代儒家才渐渐重视《孟子》,但反对的力量也很大,当时尊孟与贬孟的斗争曾相当激烈,最终尊孟一派大获全胜,其标志是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地位超迈群经。这场斗争的社会背景是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与壮大。不过,虽然士大夫阶层推崇《孟子》,国家也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悬为功令,但并不意味着统治赞同孟子的思想,更不意味着会照着孟子的话去做,实际上,明清两代的皇权专制政治是愈演愈烈的。而明太祖朱元璋要将孟子牌位迁出孔庙,删改《孟子》的故事,则更暴露出封建统治者对孟子思想的真实态度。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