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诗君览》反应的社会时代关系如何?出现这种社会关系原因如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2:20:30
《吕氏春秋—诗君览》反应的社会时代关系如何?出现这种社会关系原因如何?

《吕氏春秋—诗君览》反应的社会时代关系如何?出现这种社会关系原因如何?
《吕氏春秋—诗君览》反应的社会时代关系如何?出现这种社会关系原因如何?

《吕氏春秋—诗君览》反应的社会时代关系如何?出现这种社会关系原因如何?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为秦相吕不韦集门客各著所闻而成.《吕氏春秋》分八览、六论、十二纪.现在的形式,是十二纪在前,八览居中,六论置于最后.但《史记》所称顺序,是八览列前,六论次之,十二纪则次于末尾(见《十二诸侯年表序》及《吕不韦列传》).
八览,每览应是八篇,今《有始览》只七篇,凡六十三篇,显然脱去一篇.八览首列《有始》,从开天辟地说起,所谓“天斟万物,圣人览焉以观其类”,以总摄八览.接着论述做人务本之道(《孝行览》),治国之道(《慎大览》),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先识览》),执虚静循名责实(《审分览》),反对淫辞诡辩(《审应览》),如何用民(《离俗览》),如何为君(《恃君览》).各览诸篇,颇相连贯.
《恃君》篇是从君道出于利群的角度来论说“利而物利章”的君道主张,“利而勿利”因此成了君主救民之溺的天赋使命和不得不然的要求.这种颇具社会学意义的起源论说明,隐含着人性恶的预设,跟战国后期的《荀子》、《韩非子》、《管子》等书的说法相当一致[14],《墨子·尚同》诸篇似可认为是此种说法之源头.《恃君》篇称:“置君非以阿君也,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置官长非以阿官长也.德衰世乱,然后天子利天下,国君利国,官长利官.”这种“公天下”的思想跟《贵公》所言符合若辙.
王范之认为《恃君》篇之言“从孟子民为贵的说法而发展了的”,不过他并未提到“利而勿利”这句话,也未发现《恃君》篇与《贵公》篇内在思想上的关联.他将《贵公》篇看作是老聃学,而将《恃君》篇视为孟轲门弟学(参见王范之《吕氏春秋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106-107页,115页).王范之的意见在近当代的《吕氏春秋》思想的研究者中颇具代表性.
《恃君》篇中的“利而物利章”是什么意思?这曾让历代学者大伤脑筋.高诱在此语之下,只简短地注上:“熊虎为旗章,明识也”,大约是以“物”为旗帜之类,“章”为“鲜明”、“标识”之意,但这样一来,“利而物利章”这句话就没法解释.俞樾根据古籍中“物”、“勿”二字有时可以通借之例,指出此句之“物”当作“勿”,并举《贵公》篇“利而勿利也”为证.俞樾对“勿”字的解说得到了学界的赞同,但他认为“章”字乃衍文的说法则遭到谭戒甫、许维遹等人的置疑.陈奇猷参核众说,认为此“章”字与“旃”同,用为语尾词,相当于“焉”字(上列诸家之说详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之《恃君》注1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335-1336页).陈氏之说信而有征,可从.综言之,“利而物利章”就是“利而勿利焉”,也就是《贵公》篇的“利而勿利也”.
《吕氏春秋》对君道的这种理解和解说,跟它对“道”的理解和解说是统一的.《吕氏春秋》所说的“道”,主要是阴阳家、道家养生学意义上的“道”,这种“道”是经验性、知识性的,是需要“知”而后才能“行”的.君主要循“道”任“数”,必须先“知”此“道”.而“贤者”之可贵,正在于其“知道”、“有道”,掌握了“数”.于是《吕氏春秋》从道法家的循道任数理论出发,还是走上了与之相反的儒家式的任人用贤一途,“正名”、“审分”、“任数”、“知度”,最后都归结为辨别“贤”与“不肖”,用贤,成了“用非其有”的君道能否实行的关键.
以上对《吕氏春秋》中最根本的君道原则:“利而勿利”、“用非其有”作了分析和疏通,旨在说明《吕氏春秋》君道思想与诸子之说的关系.而从《吕氏春秋》对这两条君道原则的理解和解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它融汇、调和、折中诸子的杂家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