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假两宋的灭亡和明的灭亡?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政权攻灭还是中华民族的汉人政权被异族灭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17:37:02
如何评假两宋的灭亡和明的灭亡?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政权攻灭还是中华民族的汉人政权被异族灭亡?

如何评假两宋的灭亡和明的灭亡?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政权攻灭还是中华民族的汉人政权被异族灭亡?
如何评假两宋的灭亡和明的灭亡?
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政权攻灭还是中华民族的汉人政权被异族灭亡?

如何评假两宋的灭亡和明的灭亡?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政权攻灭还是中华民族的汉人政权被异族灭亡?
来说,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毁灭于内部,虽然宋明皆亡于异族,但原因还是内部的问题.
  两宋的灭亡我认为主要是军队培养上出现的战略性失误:重文轻武,宋太祖赵匡胤武将出身,为了防止“黄袍加身”这一兵变重演,重用文人而轻视武将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武将轮换频繁,平均任期不到一年,政策及军队的具体建设朝令夕改,缺乏连贯性,并且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窘境;(2)采取文人掌兵的策略,像范仲淹、韩琦都是文官出身,这有点类似于现代美国.有一些文官还是很有军事天赋的,但大多数文官显然没有用兵的才能,因此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3)军队流民化严重,战斗力低下,春秋时期是贵族当兵,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及日益残酷,军队逐渐向平民甚至流氓靠拢.五代十国流民徒隶遍天下,军队就趁机膨胀,但人数的增多和战斗力的低下几乎如影随形,军队成了混饭的地方而不是保家卫国,所以历史上“岳家军”“戚家军”的战斗力与普通军队的战力会有天差地别的距离,就是因为军队精神支柱的差别.
  改善军队的战斗力,两宋统治者非常注重装备的改良,也是自两宋开始,火器大规模装备陆军.但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装备,而是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所以两宋依旧难逃灭亡的厄运.
  我认为:宋朝的历史非常适合现在中国借鉴.宋朝在“农商并重”思想的指引下,商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官员同时也是商界的精英,宋代的言论自由、市民生活也是非常的开放自由.但是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却忽视了军队的政治建设、人才培养,使中国的国防力量长期处于羸弱状态,军队无法捍卫富有的国家,最终被异族灭亡.客观地来说,宋朝的兵制不可谓不完善,装备也不可谓不先进,比如火龙出水和神臂弓都是著名的军事装备,但由于缺乏人才,缺少对于武将的重视,这样的军队不可能强大.这也就是两宋军队建设的战略失误.这种战略失误一旦遇上某些不世出的权奸(贾似道),就会蔓延成灭国的灾殃,毁灭两宋百年的经营.
  相比于宋朝,明朝推翻了军事力量极其强悍的元朝起家的,手下也是人才辈出,无论明朝开国的徐达、李文忠、华云龙.明中叶的杨博、杨一清、戚继光,还是明末的袁崇焕、孙承宗、毛文龙,都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所以,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在军事,而是一个长期积累,最终爆发的政治飓风.
  从朱元璋开始,由于朱元璋童年的阴影,使得他视群臣如仆役,废除宰相,毫无信任可言.到了明成祖朱棣,更是利用宦官(东厂)制衡大臣.就这样,不同于前代君权、相权(内阁)互存互制.明代的君权、相权、宦权(东厂,有时还包括镇抚司)进行二百多年的较量.在这种政治框架下,宦权往往依附于君权,因为明代虽然权宦众多,但都受皇帝节制,直接听命于皇帝.除了张居正时期,君权宦权联合打压相权,保证皇帝的独裁、独断、独治.令人遗憾的是,除了文宣二帝,明孝宗朱佑镗外,明代的皇帝不是刚愎自用(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嘉靖朱厚火恩“托名玄修,内操权柄”、明思宗朱由检),就是昏庸无能(明武宗朱厚照、明熹宗朱由校),虽然有很多也是雄才大略(朱元璋、朱棣),但个人性格的局限,缺乏权力的制约,最终伤害了国家的根基,比如洪武四大案,杀人数万,万马齐喑.还有靖难之役等等.长期的政治失误得不到合理制度的制约与修正,最终量变引起质变.如果真要给明朝的灭亡找一个原因,那就是对“权力制衡”的蔑视(朱元璋对孟子的厌恶)以及政治制度建设的滞后.
  以上只是一些要点,不全面,也不是完全正确,纯属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