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怎样提高孩子的拼音拼读能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6:51:57
论文:怎样提高孩子的拼音拼读能力

论文:怎样提高孩子的拼音拼读能力
论文:怎样提高孩子的拼音拼读能力

论文:怎样提高孩子的拼音拼读能力
1 今天孩子们刚开始接触拼音拼读,拼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难题.爸爸妈妈先不要着急,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多读多练,语感培养好了,自然而然会读了,除了目前简单的声母和单韵母的组合要读熟以外(这个“熟”的定义是孩子一眼看到就能反映出来),由于老师面对的孩子较多,所以一对一的教学并不现实,故家长在这一阶段要不厌其烦的每天帮助孩子读拼音,个别孩子发音存在很大问题但怎么也不过来的家长也先不要急,要多于老师联系,及时反馈孩子在家读拼音时存在的问题.以下是我找的一篇关于拼读音节能力培养的文章,对于我自己很有帮助,希望对各位爸爸妈妈们也有用! 汉语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重视和研究拼音教学,对有效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大纲》对汉语拼音教学总的要求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如何达到“能够准确拼读音节”,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思想,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如下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拼读音节必须与语言训练紧密结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一种复合刺激物的感知,总是从整体到部分的.音节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整体的音节是具体可感的,声韵母是抽象的.正因为拼音字母是抽象的,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注重研究儿童心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音节教学与语言训练的联系.音节与语言结合非常紧密,强化音节教学,就必须使拼音教学与儿童的语言、生活、思维相结合.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挂图、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把抽象的音节同直观、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我们还可以把枯燥的音节置于生动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学,或者以所学音节为核心训练说话,或者从具体的词句中引出所学音节,把抽象的音节变成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这样既利于记忆,又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今天学音节“bá”时,投影出示小男孩拔萝卜的画面,引导学生叙述画面内容(小男孩在拔 bá萝卜),从中引出音节“bá”,分解为声母“b”,单韵母“á”,组成音节“bá”.继而引导学生说出“八个皮球”的“bā”,“一把刀”的“bǎ”,“爸爸”的“bà”等.使音节的教学与语言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2 二、掌握拼音方法,培养拼读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璀璨所照耀,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因此在拼读音节教学中我们必须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气氛里获取知识. 初入学的小学生,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会汉语拼音的全部内容,单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法指导,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汉语拼音的主要功能是识汉字和学习普通话,如何使学生掌握汉语拼音,便涉及到拼音教学方法的问题. (一)掌握几种拼读方法的运用 掌握拼读方法、正确熟练地拼读,是拼音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为此,拼音方法的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音素的结合和音节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在音节教学中应注意教学生掌握声韵成音的规律,熟练掌握拼音的方法,从而达到掌握学法,举一反三的目的.音节既有整体性,又有可分性.整体的音节是由声母韵母这些部件组成的.因此,既要从整体的音节入手,又要进行零件的分析与教授,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拼音教学时,可采取分解音节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语言、插图、故事、表演等组织教学,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这样能提高教学效果. 1.两拼法. 两拼法是指声母和韵母的拼读方法.其发音要领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就是说声母的发音要轻短,接着再读带调的韵母,整个音节的重音在韵母上.这种拼音方法比较容易掌握,一般掌握了声母、韵母和四声的正确读法,就可以进行拼读.也可用“支架直呼法”,直呼方法的儿歌是:“摆好声母形,发音韵母声,一口呼成音,千万不能分.”以加深理解记忆. 2.三拼法. 三拼法适用于有介母 i、u、ü的音节,也就是声母、介母、韵母齐全的一种拼读方法.其发音要领是“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很顺当”,是指先读声母(轻),连读介母(快)以及后随韵母(响)成音节.发音时气流不中断,快速连读,整个音节的重音在韵母上. 例如,拼读“瓜”(guā)这个音节.音节 guā是由声母“g”,介母“u”和韵母“ā”组成的.拼读时把声母、介母、韵母快速连读g—u—ā→guā,一气呵成,重音在ɑ上. 三拼音练习要提醒学生掌握拼音方法,不要漏掉介母.教“看图读音节”时既要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又要指导学生看清带调韵母,正确拼读音节. 3 3.声介合母连拼法. 这种拼音方法同样适用于所有带介母 i、u、ü的音节.介、韵齐全的另一种拼法.是指把声母和介母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再把这个整体与后边的韵母相拼. 如:“桌”(zhuō)这个音节,拼读时把声母“zh”和介母“u”看成一个整体,拼读成“zhu”(朱),然后把声介合母“zhu”与韵母“ō”相拼,zhu—ō→zhuō.声介合母的优点是不容易丢掉介母. 拼音是一种技能,因此,单单教给方法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 书写音节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声韵母和声调的组合过程,达到强化音节的目的;分解音节的练习,又能帮助学生正确拼读音节,加快拼音速度. 灵活多样的练习是提高拼读能力所必需的.鉴于初入学儿童自制力比较差的情况下,教师如果只进行重复单调的训练,儿童的注意力往往处于分散状态.在拼音练习时,采用多种练习法,以经常变换练习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甚佳. 如:看图拼音.教师可引导学生看书中或作业本上的图,也可收集图片,配上音节加以出示,让学生拼读,也可以组织拼音游戏,拼读有趣的句子等方法进行. (二)对比类推法 对比类推法是指换声、换韵这两种方法.换声法指在原介、韵不变的情况下,换掉声母组成新音节.如:学生学会了音节“ba”,将声母“b”去掉,换成声母“p”,组成音节“pa”,以此类推出新音节,ma、na����而换韵法是指在原声介不变的情况下,变换韵母而成新的音节,如音节“gu”,将韵母“u”去掉,换成“e”、“a”等,组成新音节ge、ga����学生只要掌握了基本音节的拼读要领,在教师的帮助下,组织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如比赛、当小老师等等,学生便很容易掌握,且积极性很高. (三)拼读规则的运用能力 为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对一些难记易混淆的拼读规则,可采用儿歌等生动、形象的形式帮助记忆. 1.省点规则. jqx 真有趣,从不和u 在一起. jqx 真淘气,见了鱼眼就挖去. 小ü见大y,脱帽行个礼,摘掉帽子还念ü. 2.四声读法规则. 起音高高一路平,由中到高往上升,先降后升曲折起,高起猛降到基层;一声平,二声 4 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3.标调规则. 为了学生把音节抄对,也需要了解一下标声调的规则.音节要标调,规则要记清:有 a 莫放过,没a找o、e,i、u 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 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 (四)学习儿歌、稳定兴趣、提高拼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使学生学以致用,充分运用教材的优势,(教材中每课都编排了儿歌,还配了精美的插图.儿歌中标红的字母是本课新学的声母或韵母)把拼读训练与学习儿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把抽象的音节具体形象化,成为可理解的事物.教材中的儿歌头几课由教师领读,后边几课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试读.学生通过练习,用心实践,提高拼读的准确性,并有一定的速度.这样不仅增强了趣味性,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而且加强了汉语拼音与识字,阅读的联系,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在用的过程中稳定了学习兴趣. 三、采取儿童喜爱的形式设计练习,提高拼读能力 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制约,其主要学习动机是直接与儿童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因而,他们较难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这就需要使学习富有变化,丰富多彩. 一年级学生对于游戏的学习形式很感兴趣.可在教室里给具体化的事物贴上写有音节的卡片让学生试拼;把有趣的事情、物品用音节写成让学生比赛拼;让学生手拿卡片和同学的卡片组成音节自由拼;回家给有关物品贴上有音节的卡片读一读;也可让小朋友做学生,自己当老师“教”他们学拼音,拼读有趣的句子等.为了学以致用,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过的汉语拼音,引导学生拼拼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家具电器、家禽等.鼓励学生多读注音读物,丰富课外知识. 如:把部分学生的姓名用拼音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出自己或同学的名字.这样无形中使学生拼读量扩大到将近全班同学的姓名,提高了拼读的能力. 如为了巩固 j、q、x 与ü标拼时的去点规则,便可采用游戏的形式,做 j、q、x、ü彩图头饰(ü上两点可随意活动),请四个小朋友按照去点、添点规则表演.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加强了印象,提高了拼读音节的准确性. 我们还可以采用拼读竞赛,变汉语拼音考查的笔试为口试,“给声母找朋友”等形式,提高拼读的正确性、熟练性,增强学生兴趣,训练学生的拼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