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多少次中华民族大团结急,星期四前要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5:20:36
历史上有多少次中华民族大团结急,星期四前要要

历史上有多少次中华民族大团结急,星期四前要要
历史上有多少次中华民族大团结
急,星期四前要要

历史上有多少次中华民族大团结急,星期四前要要
1、唐太宗时期,“和同为一家”
2、现代,党领导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可能还有人想到满清时,其实那是假象来的,清朝对蒙古、汉等民族始终猜忌,何来团结?举例来说吧,要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地方督抚大员还都是满清人的天下.用人如此,居心叵测啊

玉树抗震救灾再次启示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华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不断胜利前进的生命线。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命运相连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56个民族相互之间谁也离不开谁。中华民族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这应当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4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

全部展开

玉树抗震救灾再次启示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华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不断胜利前进的生命线。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命运相连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56个民族相互之间谁也离不开谁。中华民族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这应当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4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强烈地震袭击青海玉树,美丽的高原古城瞬间成为一片废墟,也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牵肠挂肚的焦点。人类在海拔4000米处最大规模的一次灾难救援迅速展开,全国上下各方力量向灾区紧急驰援,不同民族的同胞在残垣断壁边携手抢救、守望相助,大爱涌动,大善播撒,凝成一个大写的“中国人”。全世界又一次通过报道和镜头,看到了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中国,看到了同胞相亲、共克时艰的中华民族。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这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在大灾难面前的宣言和行动。我们是血脉相连的骨肉,我们是生死相依的兄弟,我们是不离不弃的亲人,在危急关头,不分僧俗、不分藏汉、不分军民,大家就是一条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决不放弃”。在救灾现场,在转运途中,在医疗救治点,各民族同胞手挽手、肩并肩,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大家就是一个信念,“坚决战胜自然灾害,重建玉树美好家园”。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再次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同舟共济的动人之歌,再度彰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磅礴伟力。
一次猝不及防的灾难,既是一次国家力量的检验,更是一次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检验。回望近些年,从非典、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到汶川大地震、西南抗旱,再到此次玉树大地震,从平息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捍卫奥运圣火传递,再到处置乌鲁木齐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各族人民始终手足情深、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以民族团结的实际行动战胜一次又一次灾害和考验,极大地巩固和充实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感情基础和精神内涵。玉树抗震救灾再次启示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华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不断胜利前进的生命线。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明白,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大一统亘古相传,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这种文化和精神基因已经深深植根于各族人民心底,长期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历经磨难的长期发展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结成了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形成了具有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今天辽阔的国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清晰地昭示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命运相连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56个民族相互之间谁也离不开谁。中华民族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这应当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中华民族大团结,是我们这样一个古老大国历经数千年而文明延续的根源,是近现代历经磨难和动荡而没有分崩离析的根源,同样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起来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根源。中国共产党坚持从我国民族实际出发,不断巩固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制度基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进步的正确道路。60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各民族只有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才能形成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牢固向心力;各民族只有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才能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整体优势和创造活力。
今天,世界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华民族正迎来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始终把民族问题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牢不可破的民族团结局面,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题,全力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中国号”巨轮勇往直前凝聚起更加强大的民族合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