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新闻采访的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7:04:42
如何写好新闻采访的提纲?

如何写好新闻采访的提纲?
如何写好新闻采访的提纲?

如何写好新闻采访的提纲?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用吻舐吸花蜜,采完一朵接着再采另一朵花.蜜蜂每次采蜜,往往要采成百上千朵花才能把蜜囊装满.花蜜主要是植物分泌的甜性物质,约含有60%-80%的水分,蜜蜂把花蜜酿成蜂蜜,需要经过蜜蜂反复的酝酿、唾液的转化、酶的促进,并且排除其中过多水分后方可称为蜂蜜.写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也如蜜蜂酝蜜一样,要经历“采”、“酝”、“排”三个过程:
采:就是深入采访,大量掌握第一手资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写新闻报道时,要到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多采访人、多从不同侧面、不同渠道占有素材;不但要“身入”,还要“心入”,见微知著,顺藤摸瓜,用灵敏“新闻鼻”,更深层次去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去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眼”.采访如同挖井,挖得深,清甜井水自然流出.切实不可浅尝而止,半途而废.
酝:就是运笔过程,指文章构思.写新闻报道时要谋篇布局,做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由于新闻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它讲求一定的文采,又要以从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叙事突出动感、描绘富有美感、修辞强调实感.
“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新闻讲求快、讲求时效.在“采”和“酝”过程中要做到自然衔接、做到“倚马可待”.要在采访技巧上下一番功夫,练就一种边收集材料、边整理材料、边思考写作主题、边列出写作提纲的本领.
排:就是排除水分和化繁为简.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用事实说话,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可夸张或随意涅造;简炼,是新闻语言一个特征.法国《红与黑》的作者斯汤达说,“我认为写作只有一个规则:思路清晰,文字简练.字用得越少越好,能用一个字表达,不用两个字;能删除的字,一定要删除;在写作时要说短话,写短句.不用过剩的抒情句,不用过多的形容词,不用不恰当的比喻和警句;在结构上,要强调简捷直叙,少曲折迂回,尤其忌讳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

文章源自小主人报新闻学校北京站
一.采访范本:
采访对象:
采访时间:
采访地点:
采访提问:
1.学长,这是我们搜集的一些母校图片,想给您看看,让您回味下曾经的校园生活,是不是很有感觉?我们想了解一下您在进入大学之前有过对大学的憧憬和初步设想吗,您当初刚踏入这个学校的时候又是什么感觉呢?
2.学长在看了我们准备的东西之后是不是觉得很回味,有...

全部展开

文章源自小主人报新闻学校北京站
一.采访范本:
采访对象:
采访时间:
采访地点:
采访提问:
1.学长,这是我们搜集的一些母校图片,想给您看看,让您回味下曾经的校园生活,是不是很有感觉?我们想了解一下您在进入大学之前有过对大学的憧憬和初步设想吗,您当初刚踏入这个学校的时候又是什么感觉呢?
2.学长在看了我们准备的东西之后是不是觉得很回味,有没有想回到过去冲动,我觉得可能在您上大学的时候也有想早点走上社会的想法,因为我现在就有想早点走上社会的想法,那您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的呢?
3.学长,现在您可谓都是事业有成的人了,那您觉得以前在学校里学的都是有用的吗,我们很多同学便对本专业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对他们没有什么用,因此很多人便上网、逃课,您又是如何学习或者说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的呢?
4.在大学,人才济济,我们很多同学都感到有压力,您是否感到有学习压力或就业压力,那时候您又是如何让释放压力呢?
5.我们在学习时,感觉茫然,不知道哪里是重点,您在学习或就业是有没有遇到什么阻碍或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6.很多人认为应该多考证、多参加实践和各项活动,您认为这些对学生有何作用?
7.学长,我们很多人都不喜欢本专业的课程,甚至为此而抱怨,对于学院的课程设置或者培养方案有什么看法,它对学生的发展的作用又是如何?
9.学长在我们来之前,我们在网上和其他学长那里了解到,我们专业的就业情况不是很好,那么您是如何看待的呢,我们专业的发展前景怎样呢?您觉得又应如何提高专业素质、能力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竞争?
10.很多同学,比如我找了一份兼职工作,而且我认为兼职可以锻炼我的能力,但是也有很多人对兼职持反对态度,您对兼职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11.学长,现在我们有很多的同学(学长、学姐)正忙于找工作,您在选择职业的的时候是如何选择的?您在就业初有何感想?
12.学长您步入社会也有好几年了,您对自己的未来又有何规划呢?
13.现在我们还想请教一下,您从毕业到踏入工作,然后工作了这几年后,就您的经历或经验,能给那些即将毕业的大三大四的学弟学妹们提一些建议或者忠告吗?
14.今天学长的话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在此我们感谢学长能给我们这次机会进行一次访谈,也感谢您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的关爱,有机会欢迎您再回学校看看。
二.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采访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采访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采访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三.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6.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7.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8.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9.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0.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1.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2.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收起

采访的事情,时间地点经过,产生的后果之类的。

要看你采访的是什么
先提出一些采访用的问题
采访是要多找几个人问
去最好的回答写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