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卡夫卡的生平及简介,代表作及其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1:00:05
求卡夫卡的生平及简介,代表作及其赏析

求卡夫卡的生平及简介,代表作及其赏析
求卡夫卡的生平及简介,代表作及其赏析

求卡夫卡的生平及简介,代表作及其赏析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文小说家.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人言人殊,其作品很有深意地抒发了他愤世嫉俗的决心和勇气,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判决》《饥饿艺术家》.卡夫卡也是歌手通俗流行李志《被禁忌的游戏》的专辑中一首歌名.卡夫卡也是法国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拍摄,由杰里米·艾恩斯、特里萨·拉塞尔主演,于1991年11月15日上映的剧情惊险一部电影.
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为奥匈帝国行省)首都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不过两个弟弟相继夭折.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因而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 卡夫卡出生于捷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艰苦创业成功,形成粗暴刚愎性格,从小对卡夫卡实行“专横有如暴君”的家长式管教.卡夫卡一方面自幼十分崇拜、敬畏父亲,另一方面,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父亲的阻影中”.母亲气质抵郁、多愁善感.这些对后来形成卡夫卡孤僻忧郁、内向悲观的性格具有重要影响.卡夫卡小学至中学在德语学校读书,后学会捷克语,自幼酷爱文学.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不久迫于父亲之命改修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卡夫卡中学时代就对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对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产生极大兴趣.大学时代,接受了存在主义先驱、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的思想并受到中国老庄哲学的影响.在爱好文学的同学马克斯·布洛德的鼓舞和支持下,开始文学创作.并与布拉格的作家来往,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写成了他后来发表的首篇短篇小说《一场战斗纪实》(1904).在法院实习一年,在“通用保险公司”当见习助理后,1908年到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1921年卡夫卡肺结核复发,咳血.1922年6月辞职.养病期间除继续创作外,游历欧洲各也纳近郊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一生都生活在强暴的父亲的阴影之下,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形成了孤独忧郁的性格.他害怕生活,害怕与人交往,甚至害怕结婚成家,曾先后三次解除婚约.德国文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这样评价卡夫卡:“作为犹太人,他在创作《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尽管它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使他逐渐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是他的心境极度悲凉.三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由此看人类人性的完善.诺奖得主马尔克斯在读完之后,称卡夫卡让他发现了“文学还存在着多种别的可能性”. 1904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0-1924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表现主义运动方兴未艾,强调“内向转”,即关注内心主观世界,卡夫卡深受弗洛伊德和尼采的影响.把哲学溶入文学.他从“文学外走向文学内”.1912年的一个晚上,通宵写出短篇《教父?》,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生前共出版七本小说的单行本和集子,死后好友马克斯·勃罗德(Max Brod)违背他的遗言,替他整理遗稿,出版三部长篇小说(均未定稿),以及书信、日记,并替他立传.
代表作品
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经理把绝食表演者关在铁笼内进行表演,时间长达四十天.表演结束时,绝食者已经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后来他被一个马戏团聘去,把关他的笼子放在离兽场很近的道口,为的是游客去看野兽时能顺便看到他.可是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这里的饥饿艺术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动物了. 另外一些小说是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的,如《判决》和名篇《乡村医生》,这里,现实和非现实的因素交织,透过这些荒诞的细节和神秘的迷雾,这里寓意着:人类患了十分严重的病,已经使肌体无可救药.人类社会的一些病症是医生医治不了的,这里的医生最后也变成了流浪者. 卡夫卡的画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洞穴》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长篇小说《城堡》可以说是《审判》的延续,不仅主人公的遭遇继续下去,主要精髓也是一脉相承.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中写到:中国老百姓被驱赶去建造并无多大实用价值的长城,他们连哪个皇帝当朝都不知道,许多年前的战役他们刚刚得知,仿佛是新闻一般奔走相告.“皇帝身边云集着一批能干而来历不明的廷臣,他们以侍从和友人的身份掩盖着艰险的用心.” “那些皇妃们靡费无度,与奸刁的廷臣们勾勾搭搭,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纵欲恣肆,恶德暴行就像家常便饭.”他还写出了表现民主主义思想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恰恰是有关帝国的问题应该去问一问老百姓,因为他们才是帝国的最后支柱呢.” 卡夫卡手迹作品 卡夫卡的文学创作主要成就是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和一些中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年写成),描写16岁的德国少年卡尔·罗斯曼,因受家中女仆的引诱,致使女仆怀孕,被父母赶出家门,放逐到美国的经历遭遇.作品所侧重的是人物在美国忧郁、孤独的内心感受. 长篇小说《审判》(1918年写成),作品讲述的是银行助理约瑟夫·K无故受审判并被处死的故事.约瑟夫·K在30岁生日的那天早晨醒来按铃声吃早餐时,进来的不是女仆而是两个官差,宣告他被捕,并被法庭审判有罪,他虽被捕却仍能自由生活,照常工作.他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罪,认为一定是法院搞错了,坚信自己无罪.约瑟夫·K不愿屈就命运,他同这场明知毫无希望的诉讼展开了一生的交战,公然向不公正的法庭挑战.在第一次审判时,他慷慨激昂地揭露法庭黑暗,为自己的无辜理奔波,找人帮忙,想搞个水落石出,亲自动手写抗辩书,从各个方面来说明自己无罪.他生怕自己在某一个最微小的地方犯过什么过错,竭力去寻找,捕捉而不可得,惶惶不可终日.然而一切努力都徒劳无益,K终于明白,要摆脱命运的安排,摆脱法律之网的束缚是不可能的.最后,他毫无反抗地被两个黑衣人架走,在碎石场的悬崖下被处死. 长篇小说《城堡》(1922)是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具有鲜明的卡夫卡特色.小说主人翁K是一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应聘前往不知名的城堡工作.谁知堡内层层机构,没有人知道这项聘任,K遇上重重的阻挠,只好孤军奋战,和官僚权贵不懈地进行斗争,直到最后他始终没有进入城堡,也无法见到城堡最高当局. 《判决》(1912)是卡夫卡最喜爱的作品,表现了父子两代人的冲突.主人公格奥尔格·本德曼是个商人,自从几年前母亲去世后就和父亲一起生活,现在生意兴隆.他在房间里给一位多年前迁居俄国的朋友写信,告诉他自己订婚的消息.写完信来到父亲的房间,意外的是父亲对他态度非常不好,怀疑他根本就没有迁居到俄国的朋友,指责他背着自己做生意,还盼着自己早死.突然,父亲又转了话题,嘲笑格奥尔格在欺骗他朋友,而父亲自己倒是一直跟那位朋友通信,并早已把格奥尔格订婚的消息告诉他了.格奥尔格忍不住顶撞了父亲一句,父亲便判独生子去投河自尽.于是独生子真的投河死了.作品所描写的在父子两人的口角过程中,清白善良的儿子竟被父亲视为有罪和执拗残暴,在父亲的淫威之下,独生子害怕、恐惧到了丧失理智,以致自尽.父亲高大强壮而毫无理性,具有一切暴君的特征.这个貌似荒诞的故事是卡夫卡负罪心态的生动描述,父亲的判决也是卡夫卡对自己的判决.主人公临死前的低声辩白——“亲爱的父母亲,我可是一直爱你们的”,则是卡夫卡最隐秘心曲的吐露.这种故事的框架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是他内心深处的负罪感具象化之后的产物.然而作品的内涵显然不在于仅仅表现父子冲突,更在于在普遍意义上揭示出人类生存在怎样一种权威和凌辱之下.另一方面又展现人物为战胜父亲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儿子把看来衰老的父亲如同孩子般放到床上后,真的把他“盖了起来”.从表面上看,他这样做是出于孝心;在深层含义上他是想埋葬父亲,以确立自己作为新的一家之主的地位.小说在体现了卡夫卡独特的“审父”意识的同时,也表现了对家长式的奥匈帝国统治者的不满.与此同时卡夫卡还通过这个独特的故事揭示了西方社会中现实生活的荒谬性和非理性. 《变形记》(德语Die Verwandlung,英语The Metamorphosis)卡夫卡短篇代表作,是卡氏艺术上的最高成就,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尽管它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使他逐渐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是他的心境极度悲凉.三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由此看来他的变形折射了西方人当时真实的生存状态.卡夫卡通过小说并不只是单纯阐述事实,而是抗除这个世界,追寻人类人性的完善. 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1918—1919)描写中国的老百姓受无形权力的驱使,去建造毫无防御作用的长城,表现出了人在强权统治面前的无可奈何与无能为力. 《饥饿艺术家》(1922)中歌唱艺人为了生存,为了使自己的艺术达到“最高境界”,竟把绝路作为出路,以绝食表演作为谋生手段,宣称可以40天不进食而引吭高歌表演,进而发展到为绝食而绝食的“艺术”境界,仿佛饥饿真的就与人的肉体感觉离开了一样.40天过去了,他仍坚持要绝食表演下去,后被经理强迫进食.艺术家深为他的饥饿艺术未达佳境而遗憾,更为人们对他的艺术追求不理解不支持备感孤独,他把原本作为生计手段的挨饿,当成生存目的和真正“艺术”而孜孜以求,最后被送进马戏团,关在笼中与兽类一起供人参观,无异于真正的动物.骨瘦如柴的艺术家的意象有多重寓意,是人性异化、精神展品化和艺术异化的象征,是现代人痛苦悲哀现状的写照. 《洞穴》(1923—1924)是卡夫卡晚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力作.主人公是一只不知名的人格化的鼹鼠类动物.作品采用第一人称自叙法,描写了“我”担心外来袭击,修筑了坚固地洞,贮存了大量食物,地洞虽畅通无阻,无懈可击,防御退逃自如,但“我”还是时时处于惊恐之中,惶惶不可终日.“我”又常年不断地改建地洞,辗转不停地把粮食从地洞的这个地方搬到那个地方,做好防御工作以防外界强敌前来袭击.它说:“即使从墙上掉下来的一粒沙子,不搞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它向一种未知的危险、向它周围无穷的一切发动了一场殊死的战斗:“我离开了世界,下到我的地洞里”,“如果我能平息我心中的冲突,我就相信自己已经很幸福了”.然而它永远在挖掘新的地道,在这个没有尽头的迷宫里,面对“一种我始终应该担心的东西,一件我始终应该有所防备的事情:有个人来了”.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一次大战前后,普通小人物失却安全感、生活与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恐惧心态. 《致科学院的报告》描写马戏团试图寻找“人类道路”而驯化猿猴成为会说话的人的故事.被关在狭窄笼子里的非洲猿猴,在人的逼迫下学人吐唾沫、学人喝烧酒、学人语喊“哈罗”.凄厉的哀号与悲鸣,传递出失却自由、没有出路的苦闷与悲观绝望情绪 .渐失猿性获取人性的过程畸变,正是人类异化的一种反向印证. 绝笔之作《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则描写了一个不幸族类与一个不幸艺术家,以及艺术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部作品包含着卡夫卡有关艺术和艺术家以及与种族和民族关系的深刻见解.其含义比《饥饿艺术家》更为复杂深广. 卡夫卡还留下了大量的书信作品,这些书信作品掺杂了卡夫卡个人大量思想性的东西,文学、艺术价值丝毫不亚于其正规的文学作品.保留较多的有《致菲利斯.鲍威尔》(菲利斯鲍威尔系卡夫卡定、退婚多次的情人)、《致马克思.勃罗德》(即其好友Max Brod)以及超级长信《致父亲》.其中《致父亲》虽然是一封信,但在文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均极有价值. 除此之外,卡夫卡的一位年轻朋友还记录下了卡夫卡的一部分谈话,整理成《谈话录》出版.另有《他》、《杂感》等作品被保留下来.这些作品是以对话、陈述的形式写成,几乎是卡夫卡个人世界观的直接阐述,既有他本人主观感情的宣泄,也有他以极深邃的哲学语言对世界的客观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