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宋代瓷器是我国陶瓷设计的黄金时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3/29 19:49:34
为什么说宋代瓷器是我国陶瓷设计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说宋代瓷器是我国陶瓷设计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说宋代瓷器是我国陶瓷设计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说宋代瓷器是我国陶瓷设计的黄金时代
关于宋朝瓷器是中国瓷器史上发展的颠峰的再思考
  摘要:宋朝是我国瓷器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它为成为中国瓷器史的颠峰的因素有哪些?但为何后来又逐渐衰落?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宋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宋瓷用于现代设计中,把宋瓷发扬光大!
  关键词:宋瓷的品种.成为颠峰的因素.用于现代设计.再思考
  正文:宋朝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是一个划时代时期,在整个瓷器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时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这和宋代的科技技术进步,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例如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
  定窑属宋代民窑,窑址分布于今河北曲阳县一带,唐属定州,故名定窑.创烧于唐代,鼎盛时期在北宋,至元代停止.定窑产品繁多,白瓷为主,兼烧酱釉,黑釉和绿釉.其瓷质精良和纹饰秀美,曾被选入宫廷,定窑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瓷窑体系.北宋早、中期为装匣钵仰烧,器底部可见支钉痕迹或砂粒;北宋以后广泛使用覆烧法,口沿不施釉,俗称“芒口”,往往镶一圈金、银或铜为饰.白瓷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等多种手法,图案常见花果禽鸟.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纹饰线条清晰明朗,反映了当时比较高超的刻摸与脱模技术.另外,定窑瓷釉层较薄,釉面光润,也使刻花、印花线条极为清爽悦目,形成它独特的美术风格.
  钧窑是宋代著名窑址之一,可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钧窑在今河南禹县一带,宋代称钧州,宋初于此设窑,故名.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瓷烧成工艺不同于其它,为二次烧成,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窑瓷釉利用铁、铜呈色不同的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天青、月白等色,具有乳浊不透明的感觉.宋钧窑常见的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红、梅子青等等.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盘、炉尊、洗、碗等等,金、元时期的河北、山西等地方多有仿烧.钧瓷在宋代也被称为“花瓷”,它的釉面特征是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被称为“蚯蚓走泥纹”,加之钧釉在烧制造过程中变化无常,不为人工所控,所以后人难以仿制,有“钧瓷无双”之说.唐代的花釉突破了一件作品一种釉色的传统规律,但这种花釉仅仅局限于黑釉器物,到了宋代,复色釉的技艺得到了很大发展.钧窑瓷器就其瓷釉的基调来说,仍然属于青瓷系统,它的天青、灰蓝、月白诸色只是浓淡不一、色度差异而已.钧窑瓷器上所出现的红紫色相是由于在釉中加入了铜,才能出现美丽的效果.
  汝窑一向被人们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原为民窑,产品风格近似陕西铜川耀州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所以,长期以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汝窑泛指古汝州所辖地区所烧造的青瓷系列产品的统称;另一种说汝瓷是指专门御用的那一部分官窑器物.宋徽宗执政时期,汝窑是其烧造史的全盛时期,其产品胎质细腻,灰中泛黄,俗称“香灰黄”,汝瓷釉面有细微的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汝窑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宋徽宗赵佶信奉道教,道学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的审美观.这一时期的汝窑瓷器正是这种审美情趣的反映,反映出道家清逸、无为的思想境界,成为宋时代上流社会的时尚.哥窑也被列为宋代名窑,但未见有宋人记载,只是后期明代才有文献记录.传说浙江处州人章生一和其弟章生二都是制瓷好手.他们俩人同在龙泉各设一窑,因生一是兄,所以被称为“哥窑”,生二为弟,当然称为“弟窑”,此二窑皆为著名民窑.哥窑的釉色以青为主,铁足紫口,釉面有碎纹而著名,号日“百圾碎”.
  哥窑瓷器的胎色呈灰色或土黄色,釉色为粉青、青黄、月白、油灰等等,其中油灰色为最常见.它的主要特点是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形不同收缩部位也就不一,所以变化万千而又自然贴切.哥窑瓷器上往往出现较粗的裂纹呈现黑色,较细的裂纹出现黄色,前后层次错落,称为“金丝铁线”.哥窑瓷器釉面上的冰裂纹,本来是制造工艺上的缺陷,主要是由于胎体和釉层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但这种弊病却形成的一种自然美,成为一种有别于其它品种的独特美.
  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同的涵意.从广义上讲,它是指有别于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垄断.而在宋代瓷器中, 官窑则是一种专门的指称,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梁由宫廷专设窑所烧造的青瓷,汴京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一带.由于古老的黄河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水患而改道,使当地地貌产生巨大变迁,所以这对今天人们的勘察带来很大困难,北宋时期的官窑址也就无从考查.有一种说法认为北宋官窑即是汝窑.
  南宋朝廷沿袭北宋旧制,在临安建造了专门为皇室烧造瓷器的官窑.官窑器釉色粉青,色调淡雅,不崇尚花纹装饰,以造型和釉色见长.官窑瓷胎中铁分较多,胎色偏紫、褐、黑色,足底不上釉,由于瓷釉的流淌,使口沿处挂釉较薄,显露出带紫色的瓷胎,这就是通常行家所谓“紫口铁足”了,这一点成为鉴定官窑器的重要依据.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铜川一带,宋属耀州.始烧于唐代,北宋中期达到鼎盛,金元时期转向衰落.其遗址在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使我们对耀州窑的产品了解较多,其质量较高,影响广泛,以至河南、广西等地都纷纷效仿,形成一个庞大的耀州窑系.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青瓷产地,产品品种丰富,造型多变.其胎色灰白而薄,釉色匀净,青中泛绿,有极细密的气泡;由于胎质中含有铁份,在相应的烧成气氛下,使器底呈现一种姜黄斑块,形成了耀州窑所独有的特征.装饰以刻花为主,线条流畅,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印花装饰;釉面一般有细小开片,透明度较好,釉层较厚;刻花技术冠绝一时,刀法犀利,线条刚劲,刀痕有斜度;图案内容以花卉为主,常见的有缠枝莲、牡丹、菊花等等,也有用鱼纹、水纹的,龙凤纹仅限于宫廷瓷专用.
  中文的“磁”字可以作陶瓷解,所以磁州可以理解为“陶瓷”州.该州原属河南,现位于河北磁县,始烧于宋,元代未年以后迁至今日的彭城.历史上的磁州窑以及后来彭城诸窑多生产民间日用陶瓷,故又名“杂器窑”.磁州窑产品装饰以刻、划花或是铁锈花为主,黑白分明、质朴大方,一直沿袭至今.这一时期磁州窑的陶瓷枕最为有名,多雕塑成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或施以明快清晰的纹饰,具有浓厚的水墨画风格,花鸟鱼虫、山水人物、诗文书法无不挥洒自如,将制瓷技艺与绘画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此外尚有绿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上红绿彩及低温黄、绿、褐彩色釉陶器.其中釉上红绿的制作对明、清时期景德镇釉上彩发展有一定影响.该窑装饰风格还影响到山西介休、山东淄博、陕西耀州等地,形成了所谓“耀州窑系”.
  可以说宋代瓷器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不可否认宋代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颠峰,但之所以有这样的局面也是和宋代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政治因素密不可分的.
  首先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宋朝开创以来,即治坑矿、组织茶盐开发.因而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商业手工业中,民间经济受到刺激,突飞猛进.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然后是政治影响.宋王朝调整了历代立法中重刑轻民的传统做法,义利并重相当重视经济立法.法规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专门设置了专卖法,如盐法,酒法,茶法等法令.宋代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其立法活动频繁,法规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法规的制订、实施各方面都具有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宋的经济法令,注意到了国家与经济活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顺应商品经济的规律.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丰厚的社会财力使得政府既不必求苛税于民又能保证政府收入.这就缓和了社会矛盾,进入治理国家的良性循环.宋朝的经济,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公元1077年,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宋朝已经走出农业文明了,宋时中国的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商业社会那迈进了.世界的中国的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于大宋强盛的商业浪潮中…
  这些因素都促进了宋瓷的发展,也引起了我们对宋瓷的思考,宋瓷的精美细致、如冰似玉、釉若凝脂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为何宋代之后的历代瓷器的发展都没有超过宋代的原因.可悲的是我们没有把这个“巅峰”延续下去,中国瓷器最终没有很大的创新,没有走向建筑艺术,更没有向更广泛的领域发展,而是让它慢慢衰落了.因为中国古代的陶瓷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封建社会的烙印.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而我们怎样把宋瓷怎样用于现代陶瓷文化的发展,怎样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也是我们要细细思考的.
  我们可以把宋瓷用于现代艺术各个领域,例如陶瓷介入环境艺术的途径和方式是丰富的,如造型、色彩、尺度、题材、材料的表面处理等等,但在笔者认为,对陶瓷艺术美的发掘是陶瓷雕塑与现代环境相吻合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前面我们已经对宋瓷为何是中国瓷器史上的高峰作了分析,也介绍了宋瓷的品种.这一切都表明了陶瓷与现代环境要求的适应性以及满足要求的丰富潜能.
  现在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陶瓷雕塑在构造现代环境的优势所在.我们不仿假设这样一个环境,在由四周高大建设物形成的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内,设置一件异型的略带长形或园型的陶瓷作品,表面色彩华丽且粗犷.材料上即打破了空间内的由钢筋混凝土造成的平整墙面的,单调冷漠气氛,造型上又可避免轮廊线上与建筑物垂直线条的重复.造型表面处理上又带给人视觉上轻松自然之享受,显得宁静;安定,使这半封闭环境幽美文雅.假如在这样的空间中,置设一尊金属或水泥的雕塑则显然显现出二种不同的气氛.容易产生单调呆板甚至不稳定的感觉,材料的类似,使得雕塑作品的艺术效果很容易被高大建筑物所吞没,可以陶瓷雕塑在某些方面较之金属,水泥更多地具有"软"的情感因素.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感觉.也许,博古架上,它的工艺性决定了这种命运,在很多人的眼中陶艺家成了艺人.翻开雕塑艺术史,我们将不难找到大量惊人的和真正标新立异的大型陶瓷雕塑作品,但长期以来,陶瓷--这种似乎失去重要性的艺术手段,在环境艺术的创造中仍然表现的更为明显.其次是来自工艺技术上的局限;由于陶瓷雕塑在制作中有一个较复杂的工艺过程,在设计较大型的雕塑中易产生"缺陷",不尽人意.这也是陶瓷雕塑未能完全介入环境的因素之一,具有自然品格或具有启发自然性状之力量的造型艺术是现代环境迫切需要的.在一个新型建筑的客厅,幽雅舒适的卧室及一个组合式的现代家具的环境中,放进一个表面粗糙、朴质、风格古拙自然的陶瓷雕塑作品,再配上灯光,整个环境的气氛就会大不相同.在众多“硬性物”的衬托下,它们具有欢快活跃的性格,使室内环境充满自然,欢闹的情趣,从审美的作用来看、形、质、色是视觉领域同一层次的三大信息维量.质即肌理,是感受美的重要形式因素,在整个室内环境中,不仅具有悦目性,而且富有情感性.丰富的质地变化会激起审美的联想和想象,并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日新月异的现代环境要求我们有更多的创新精神.然而陶瓷雕塑作为现代环境艺术的一部分,将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并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情感,给人们以精神舒适和美的享受.
  结束语
  不可否认宋瓷是中国瓷器史的最高峰,但怎样把它发扬光大,用于现代艺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因为宋瓷艺术有着极宽的表现领域和丰富的潜能,可以称它是构筑环境艺术中的钢琴.它可以华丽也可以淡雅,可以凝重质朴也可以晶莹璀粲,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可以是"致广大"也可以是"尽精微".但尺管它们奉献如此丰存,其内在品格和潜能仍未受到重视和开发,新的环境,新的观念,新的要求,迫使我们对传统的老观念提出反思.对宋瓷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再思考.
  笔者认为宋瓷介入环境艺术的领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相信它必将在构造环境艺术的创造中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
  注释:
  参见《国工艺美术史》朱和平 编著
  参见《中外美术简史》李龙胜 刘超 编著
  参见《中国古代史》
  朝闻主编:《美学概论》32页
  参见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
  引自《美术》85,11期,布正伟文